農業

  • 源頭把關  蝴蝶蘭健康種苗
    2010/09/20 瀏覽數:4234

    健康種苗源頭把關台灣的蝴蝶蘭產業約有二成的種苗是利用親本授粉所結的種子繁殖,稱為「實生苗」,八成的種苗是藉由無性組織培養技術,將優良性狀的植株大量複製成為具完全相同性狀的種苗,稱為「分生苗」。分生苗雖可複製其親本植株的所有優良性狀,但也可能繼承親本所感染的病毒病,影響後續的生長與開花品質。因此必須經過病毒檢測程序,確定無病毒感染後,才能進行分生組織培養大量複製分生苗,此種程序也成為目前國際蘭花產業界的共識。帶病毒的分生種苗成為客訴主因,不僅栽培風險高,而且成為出口的障礙,造成國際觀感不好,因此,無病毒的健康種苗成為迫切的需要。也就是說,無病毒健康種苗是關鍵,是風險管控的源頭。無病毒健康種苗的篩檢,是基礎的把關工作。

  • 吃得安心   農產品產銷履歷
    2010/09/20 瀏覽數:5094

    記錄完整的安心保證制度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是一種農產品從農場到餐桌,在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過程完整記錄的安心保證制度,自1985年起歐洲國家積極投入調查研究並決定導入食品訊息可追溯系統,歐盟自2005年1月1日起規範所有食品的銷售與販賣,均必須具備可追溯生產者或加工者之資訊,並設定2008年境內食品產銷履歷制度全面法制化,規範輸入歐盟農產品的各國生產者必須事先取得EurepGAP認證。鄰近的日本則從2001年開始推動相關制度,並在2002年列入重要施政項目之一,預計2010年前,建構完成所有食品的履歷追溯環境。

  • 深耕專業農作  下個十年主流
    2010/09/20 瀏覽數:3772

    以術業專攻取代散彈打鳥以2006年印度小麥生長來說,比起往年的收穫量少了四成。種種跡象顯示,農業面臨到內、外在環境不協調的問題,這還不是最讓人震驚的,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曾於1995年出版《誰來養活中國》(WhoWillFeedChina?)一書,2006年在北京國家圖書館再度提出相同的論點,他預言如果中國大陸的經濟繼續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於2031年就會達到目前美國的水準,也就是說,屆時14.5億的人口,將會消耗掉全球三分之二的穀物。另外,處於亞洲南方的印度,原屬貧窮國家之一,在政府以軟體作為國家競爭力的表徵,該策略奏效使得國民水準日益提高,姑且不論貧富差距,光是消費習慣就大大改觀,印度人民對於米糧的需求,未來亦將對農作物的供需造成衝擊。

  • 製茶標準化  安全管理擺第一
    2010/09/20 瀏覽數:4511

    健康茶園安全管理「3點1刻」品牌靠烏龍奶茶打響第一炮,石城與茶農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目前擁有40餘戶茶農供應,茶農配合意願高,茶葉來源充足,為了讓消費者喝得健康與安心,石城對於契作的茶農要求非嚴格。為符合歐美國家農藥殘留等規定,落實生產履歷制度,並有專人輔導、教育、稽核配合的茶農。首先,在茶區環境上,如果茶園旁邊有果園或檳榔就不考慮合作,以免噴灑的農藥殃及茶園,造成染源。

  • 體驗行銷  網路水果嚇嚇叫
    2010/09/20 瀏覽數:10096

    果農與囝仔交心果富公司創辦人許秀綺身為農家子弟,對台灣水果有著深厚的感情,她認為,「台灣水果不應該被拿來低價促銷,應該想的是如何提升價值。」為了找到高品質的水果,足跡踏遍全台,一旦在市場上吃到好吃的水果,馬上請教店家,追到產地去;也透過農委會推薦曾獲得「神農獎」的果農,前去拜訪。果農們乍見幾個「囝仔」來談生意,驅逐而出者有之;質疑者有之。在鍥而不捨的溝通下,慢慢說服果農與她們合作。隨著合作的果農愈來愈多,網站上販售的水果種類也愈來愈多,消費者在網路上下單之後,請果農直接在產地選貨包裝,透過由宅急便,將摘採下來的新鮮水果快速送到消費者手中。

  • 創新研發  台灣米香傳世界
    2010/09/20 瀏覽數:5391

    傳香飯糰從第一代至今,已經歷五代的改革,現正進入第六代。飯糰六代革新但凡成功的經營者,都有一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滿足現狀,持續不斷地改進」。

  • 有身份證的魚  ifish品牌行銷
    2010/09/20 瀏覽數:5141

    買魚先看身份證一如開車需具備駕照,證明個人身份需要身份證,買魚、吃魚之前如果可以先看一下魚的身份證,健康就能夠獲得更多一層的保障。目前市面上已有販售擁有身份證的魚——「ifish身份魚」。創立「ifish身份魚」品牌的海業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輔導養殖業者的過程中,發現許多業者擁有專業的養殖技術,對魚池日以繼夜地悉心照料,生產出優良的魚產品;另一方面,由於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海業切入漁產品銷售服務行列,籌設電子交易平台,串連國內優質水產品養殖及加工業者,帶領水產業者開拓新通路。目前「ifish身份魚」與台灣十多家養殖業者合作,主力產品包含:虱目魚、鱸魚、鯛魚、鰻魚、石斑魚、文蛤等。

  • 海洋牧場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2010/09/20 瀏覽數:4589

    體驗行銷惜魚文化體驗經濟時代,發揮創造、創新能力,為產品添加體驗的基因,讓商品變成可體驗的,讓使用這些產品的經驗變得令人難忘。因此,業者不只要提供消費者安全、衛生、高品質的漁產品,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出知魚與惜魚的文化。從漁業的經營管理及HACCP食品安全制度輔導切入漁產品行銷通路的整合與創新的海業國際限公司,除了擔任串聯與整合角色,協助生產者進行銷通路的整合與網路商務運籌管理,與生產者共創品牌自行行銷之外;另一方面,他們想做的並非只有賣魚而已,而是更深一層的目標是塑造及推廣與魚相關的文化。

  • 瞄準13億市場熱點 行銷力提升 讓台灣農產品A擱發

    2010年1月26日,台灣與大陸貿易關係歷史性的一天。雙方展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首次正式協商,喧囂多時的ECFA爭議跨出關鍵性的一步,姑且不論ECFA究竟讓台灣「A擱發」或是「失飯碗」,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台灣與大陸將形成更緊密的貿易關係。是對手,也是夥伴;是危機,也可能是更大的商機。面對吸睛全世界的13億人口市場,台灣企業能否站穩變革浪潮,往獲利曲線高端部分邁進,對大陸市場的掌握度與國際行銷的能力,顯得更為關鍵。尤其此次協商過程充滿政治色彩與高度關注的「農產品」部分,雖然政府宣示即使簽訂ECFA,也將繼續管制中國大陸830項農產品的立場,暫時「掛免戰牌」,但是可預見的將來,當市場逐步開放後,台灣農業仍得拿出真功夫一決勝負。

  • 品牌為台灣農產品鍍金 農產精品讓世界瘋台灣

    自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台灣農業發展進一步面對全球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的嚴酷挑戰。在農產品關稅持續下降、擴大農產品輸入,以及各國對於農產品衛生安全要求提高,反應在農藥標準嚴格把關,造成農產品外銷成本節節上升。對外面對嚴苛競爭環境、國際農產品競爭壓力;內部卻面臨台灣農業土地小、產量不易控制,產銷成本高。加上農產品外銷廠商多為中小型企業,不容易集中資源發展自有品牌,整合行銷策略。種種不利因素,使得台灣農產品貿易逆差逐漸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