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 品牌農業:苑裡栽稻-山水米品牌行銷之道

    苑裡位於苗栗縣西南端,火炎山之西、大安溪之北,其沖積扇平原土壤肥沃,適宜水稻生長,耕地面積達3,500餘公頃,為苗栗縣最大的稻米生產地,享有「苗栗穀倉」之美譽。苑裡栽種稻米的歷史悠久,近代更以生產「山水米」聞名。「山水米」是如何推動品牌,並在米品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將藉由拜訪山水米實業股份公司執行長蔡寵信先生做一深入探討。

  • 台灣觀賞魚游向世界 藝術行銷 吸睛更吸金

    魚,與「餘」同音,向來被華人視為吉祥之意。因此,許多人在年節時分,除了買應景花卉佈置家裡,也不忘添購水族箱,讓色彩繽紛的魚兒帶來喜氣與活力。而這些在水中展現曼妙身影的魚兒,除了生活情趣之外,更是台灣外銷市場中小兵立大功的產業。台灣每年口觀賞魚產值已達台幣1億元,可以人繁殖飼養觀賞魚超3百種,培育1百以上的水種苗,分工細密,業出的新元工的過能種產者的繁殖技術更是獨步全球,2003年台灣研發出世界唯一的螢光魚,更榮登《時代雜誌》(Time)全世界最酷的40樣商品。台灣觀賞魚游向世界

  • 非米莫屬-全民愛米食復興運動

    台灣提振米食消費推動及目標台灣與日本相同,白米消費量從民國78年每人68公斤,到98年每人僅消費48公斤,使稻米生產量也隨之下滑,更影響糧食自給率從78年的45.8%下滑至98年僅32%,由於全球氣候變遷致使糧食供應量減少,世界各國皆為保護國內糧食安全之目的竭力提昇糧食自給率,為因應此一嚴重現象,確保稻米產業永續經營及強化,期望能提振國人米食消費量,研擬推動目標及策略如下:

  • 打破既有用茶經驗,打造台灣茶產業新未來

    台灣早期茶葉源自北部山區,曾為台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三大出口品之一,優良品質深獲肯定。17世紀時,來自閩粵的移民將飲茶文化導入台灣,初期以多以自用為主。隨著來自中國的移民增加,以及福建烏龍茶的引進,台灣市場開始販賣茶葉。19世紀時隨著天津條約的簽訂,台灣茶葉走向外銷,到日治時期達到鼎盛。隨著世界各國通商貿易的進步,在其他國家競爭之下,以及新生代對熱茶喜好減低,市場需求降低,經濟規模種植茶葉的農戶也越來越少。用茶文化的改變

  • 「ㄇㄞˋ」向日本~台灣農產品銷日

    2009年台灣出口至日本的農產品總值為7億美金,佔農產品出口值之21.9%,是台灣農產品出口值最高的國家,因此自2006年開始池榮青果株式會社接受農委會委託於東京都涉谷及台場開設台灣物產館,作為台灣農產品在日本的推廣基地,經過多年經營農產品及台灣物產館之經驗,藤田克己社長特別針對日本國內的台灣農產品現狀與擴大通路策略進行以下分析:一、果品目前台灣銷日的水果包括芒果、香蕉、鳳梨、葡萄、椪柑、柚子、木瓜、荔枝、火龍果共9種,2009年日本國內進口芒果的總數量為11,103公噸,前三名分別為墨西哥、菲律賓與泰國,合計進口量約佔總進口量90%。2009年台灣銷日芒果數量為993公噸。

  • 第三屆金推獎標竿案例:「台灣農業推手,地方產業傳承」

    台灣農業從傳統耕作朝向企業化經營邁進,農業推廣工作也隨社經環境變遷,肩負著不同的使命與任務,其中農會擔負起政府與農民之間政策宣導與農民溝通的橋樑,在農業推廣工作更須以在地經營深耕,扮演農業產業傳承的推手。代表農業推廣機關最高榮耀的「金推獎」,每兩年舉辦一次,第三屆金推獎由桃園縣農會、台北縣平溪鄉農會、苗栗縣大湖地區農會、南投縣草屯鎮農會、嘉義縣新港鄉農會及台東縣池上鄉農會等6家農會脫穎而出,獲頒優等暨特殊貢獻獎,獲獎農會對於農業推廣理念與經營策略皆能熟知組織優劣勢,充分掌握資源並突破侷限,創造地方產業深耕、傳承、振興之三贏局面。以下分享第三屆金推獎農會卓越經營管理方法與策略。◎桃園縣農會─創新整合,扮演基層農會火車頭

  • 有身份證的魚 打造惜魚文化ifish創新行銷

    狂牛症、病死豬、禽流感、抗生素、荷爾蒙……,還有日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瘦肉精,面對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常擔心會買到黑心食品或藥物殘留過量、標示不實的食品。縱然有衛生機關幫民眾把關,但百密總有一疏,更何況沒有道德的業者如果蓄意枉顧民眾的安全,製造黑心食品,或為了小利而犧牲民眾的健康,亦是防不勝防,查不勝查。

  • 產學攜手  蝦海吟唱凱旋歌
    2010/09/20 瀏覽數:4027

    蝦類的閃靈殺手早期蝦苗養殖技術由日本引進,採取高密度養殖技術,雖然養殖風險不低,但相對利潤可觀,每年為台灣賺進上億元的外匯。無奈環境污染加上有些蝦農引進不同區域的蝦苗,由於密集式養殖,蝦苗一旦遭受病毒侵襲,如星火燎原般一發不可收拾。蝦類白點病是目前危害全球養蝦產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受到蝦類白點病毒感染的蝦子在3至10天內死亡率高達100%。即使是輕微感染,蝦子未立即死亡,病毒亦可能潛伏在蝦體內,一旦養殖環境發生變化,仍會誘發潛伏於蝦體的白點病毒大量增殖,並迅速的感染全池,造成大量死亡。目前可以預防的方法是在養成過程中,定期檢測蝦池是否感染病毒。

  • 生技農業  扭轉看天吃飯
    2010/09/20 瀏覽數:4205

    螢光魚游進藍海生物創新技術除能挽救產業危機,也能進一步開創產業優勢,進入悠游無人的藍海,「會發亮的螢光魚」就是一例。2003年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當年全球四十項最酷的發明中,台灣研發出的螢光魚入選其中,別小看了這條魚,牠可是獲得了十多項的世界專利。創造出螢光魚的邰港科技,原本也在觀賞魚市場的紅海中翻騰,價格戰殺得慘烈,因不想坐以待斃,積極尋找出路,與台灣大學、海洋大學及中研院產學合作,進行研發創新。2001年,成功結合基因轉植及基因工程兩項技術,在青將魚或斑馬魚的受精卵胚胎內植入螢光魚基因片,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條身體會發光的螢光魚。

  • 源頭把關  蝴蝶蘭健康種苗
    2010/09/20 瀏覽數:4225

    健康種苗源頭把關台灣的蝴蝶蘭產業約有二成的種苗是利用親本授粉所結的種子繁殖,稱為「實生苗」,八成的種苗是藉由無性組織培養技術,將優良性狀的植株大量複製成為具完全相同性狀的種苗,稱為「分生苗」。分生苗雖可複製其親本植株的所有優良性狀,但也可能繼承親本所感染的病毒病,影響後續的生長與開花品質。因此必須經過病毒檢測程序,確定無病毒感染後,才能進行分生組織培養大量複製分生苗,此種程序也成為目前國際蘭花產業界的共識。帶病毒的分生種苗成為客訴主因,不僅栽培風險高,而且成為出口的障礙,造成國際觀感不好,因此,無病毒的健康種苗成為迫切的需要。也就是說,無病毒健康種苗是關鍵,是風險管控的源頭。無病毒健康種苗的篩檢,是基礎的把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