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B2B VS. B2C 國際化VS.在地化 中小企業掌品牌兵符 躍升世界舞台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輯部

    「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這句話曾經是許多亞洲人的壯志豪情,如果把它轉成比較經濟的語言與挑戰,則是如何將亞洲工廠轉變為亞洲全球性品牌。這個挑戰不可謂不大,但這條路已從小徑逐漸開闢成康莊大道。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之「2008年台灣最有價值國際品牌」調查顯示,包括:趨勢、華碩、宏碁、巨大等20大品牌的品牌總價值達到新台幣2878.68億元(約91.41億美元),首度突破90億美元的關卡。光是前十大品牌的品牌總價值,就達到新台幣2373.56億元(約75.37億美元),代表台灣從製造逐步轉型至品牌,顯示出這是亞洲品牌掙脫區域格局、奔向全球舞台的世紀。基質菁培育品牌種子

  • 制度的本質是創新不是管理  從製程創新到產品創新
    • 陳泰明

    中國大陸通過實施新勞動合同法,改變企業所得稅法並調降商品出口退稅率,此一新法令對台商產生莫大的衝擊,特別是專業的代工廠。許多台商因而準備轉進工資相對便宜的東南亞國家或大陸內地。不少專業的代工廠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但在股票市場卻被看衰,遭外資無情調降投資評等,相反的,部分自有品牌廠商則被外資調高投資評等,鼓勵投資大眾強力買進。兩者的差別就在前者專注於「製程創新」降低成本,後者則致力於「產品創新」提高企業價值。

  • 鎖緊品牌螺絲釘 全面品牌管理策略藍圖
    • 呂玉娟

    30年前,台灣製造業對品質的概念陌生而缺乏,處於品質荒原而使得MadeInTaiwan成了價廉物不美的代名詞,政府因而大規模推廣全面品質提升運動,導入「全面品質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的觀念及各種品質改善手法,全面引燃品質改善的火種。全面品質提升運動如火燎原般,一舉提升了台灣製造業的品質與價值。

  • 品牌為台灣農產品鍍金 農產精品讓世界瘋台灣
    • 蔡士敏

    自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台灣農業發展進一步面對全球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的嚴酷挑戰。在農產品關稅持續下降、擴大農產品輸入,以及各國對於農產品衛生安全要求提高,反應在農藥標準嚴格把關,造成農產品外銷成本節節上升。對外面對嚴苛競爭環境、國際農產品競爭壓力;內部卻面臨台灣農業土地小、產量不易控制,產銷成本高。加上農產品外銷廠商多為中小型企業,不容易集中資源發展自有品牌,整合行銷策略。種種不利因素,使得台灣農產品貿易逆差逐漸擴大。

  • 集合眾人之力共同行銷 讓台灣SEA FOOD旗幟飄揚國際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輯部

    台灣四面環海,漁業向來是台灣重要的經濟活動。2007年台灣水產品出口總值約新台幣408億,近口約210億,順差約197億,出口品項以鮪魚、活鰻魚、石斑魚等為主,水產品外銷約占農產品外銷三成。自從台灣加入WTO後,面對中國大陸、東南亞等新興國家低價產品的威脅,再加上海洋資源管制與水產檢測更加嚴格,在在衝擊到台灣水產品外銷優勢。討海人不僅面臨海上惡浪,更面臨外銷的嚴峻考驗。有鑒於此,農委會特別舉辦「水產品國際行銷策略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研析台灣水產品外銷策略,讓業者面臨貿易環境改變時更有信心,得以走出台灣水產品外銷的一片天。

  • 創業家精神飛越矽谷 以創新為策略的創業模式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輯部

    創設新事業是維持國家產業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對抗經濟不確定性的良方。在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衝擊下,全球經濟陷入嚴冬。冬天多些規劃,出天就會多些燦爛,機會通常存在不確定中,創業者認清自己,認清環境,慎選揮棒機會,仍能擊出創業全壘打。

  • 挑戰3.5級產業 服務業轉型 與升級的關鍵思路
    • CPC產經調研團隊

    最近一期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以「極致服務」(Extreme Customer Service)為封面故事,列舉在這波不景氣之中,逆勢成長交出好成績的25家企業。其中亞馬遜(Amazon.com)在近5年來忠誠的顧客倍增為8千8百萬,網路平台上流轉著3百萬件加盟供應商的商品,與2007年相較成長了6倍。這樣卓越的經營績效,讓人不由得思索其背後,企業究竟做了什麼樣的努力?歸納其因有以下幾項:1.秉持高承諾的服務意識:廣泛運用「智慧資本」,讓每位員工運用創意,概括承受所有加盟供應商的客服承諾與差錯,不講藉口,提供顧客無可挑剔的極致服務。

  • 經濟部「新鄭和計畫」啟航 搭上新鄭和航向 新契機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輯部

    對外貿易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要脈,基於「國內有限、國外無限」,政府除持續擴大內需外,更需要在外銷上努力推動。面對金融海嘯引發全球性不景氣的困境,維持我出口動能更顯得迫切,經濟部自2008年9月至2012年4年期間,陸續投入新台幣85.32億元,規劃推動「新鄭和計畫」,從「完善貿易金融環境」、「強力拓展大陸及新興市場」、「擴大行銷策略」及「開創採購新領域」等面向推動五大專案,具體推動作法並涵蓋「資金面」、「市場面」、「產業面」及「能力建構面」等各面向,協助企業全方位拓展海外市場。揚起新鄭和的帆

  • 打造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優質園地 培育創新牽成卓越
    • 梁源湘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資料顯示,若國家人均所得超過9千美元以上,則知識資產、科技創新將是帶動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因素。台灣中小型企業比率達98%,為台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但礙於資金限制,甚少設立研發部門;而國內研發能量70%以上,卻蘊藏於大專校院。以台灣163所大學院校與技職體系的專長領域,均涵蓋中小企業研發、創新、服務、管理、經營、設計、創意、資源整合等多元化能力。因此教育部積極推動此國內最大研發能量庫的創新研發,及與企業接軌合作,期望透過產學密切合作進行創新研發,厚植產業競爭力,為既有企業及新創事業創造高附加價值。前瞻引領成果斐然

  • 台灣花卉外銷保衛戰台灣花卉外銷保衛戰 從商品轉型花藝生活提案優質品牌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輯部

    一位生性不修邊幅、生活環境雜亂的人,因為朋友送的一盆花,在思考將花擺在哪兒過程中,不自覺地從裡到外把自己、環境整理乾淨,變得煥然一新。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說明了花朵的魔力如此奇妙,不僅人心情愉悅,更能夠提高生活品質千嬌百媚的花影,從生活點綴品,逐漸躍升一門好生意,全球化發展,讓吸睛力一流的花卉賣到全世界,台灣更因為花卉栽植與育種技術的不提升,生產的花卉品質優良,加上創新、創意品種,在世界花卉產業的地位及國際競爭力占有重要地位。從1995年至2008年,14年來花卉出口值的成長超過10倍,去(2008)年更大幅躍升達1億8百萬美元。農委會也將花卉定位為「策略性」產業,並以台灣發展成為「全球花卉島」作為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