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管理人文基礎建設
「現狀懷疑」做為企業內部成長向上的動力來源且需要有效的轉換成為創新,雖然能獲致很大效益的創新不是隨處可見但創新可以從組織的各個面向來進行活動以產生組織活力。企業經營管理關於組織運行,在產品專業力外需要有另外適用的特質資源做為所有經管活動的基礎,從經營階層及財務、研發、製造、銷售等基本活動皆須要以此基礎特質來發展。

做對事情與做對的事情,找出正確行動與目標的關鍵
管理與領導的關係為「做對事情」與「做對的事情」,找出正確行動與目標的關鍵,管理和領導雖然有相互關聯,但具有明顯的區別。優秀的管理者能夠有效管理資源,優化運營,確保做事情正確;而卓越的領導者能夠引領團隊走向正確方向,確保做正確的事情。

系列活動(六)「邁向下一個新常態-ESG永續發展」南區分享會
分享會由CPC張寶誠總經理致詞揭開序幕,感謝並歡迎與會來賓的共襄盛舉,在面臨碳焦慮的時代,推動企業全員能從最簡單的閱讀行為尋找答案與啟發,並期待未來能透過企業間之相互標竿學習與合作,一起為我國邁向淨零轉型做出貢獻。

如何運用口語化做跨部門溝通
坊間跨部門會議,沒有用通俗語言溝通,「各彈各的調」,找不到共識,沒共識,就沒結果,跨部門溝通不良,很多時候都是「語言不通」所引起。想要溝通順暢,首先就是必須使用口語化溝通,「聽得懂對方的語言」,然後再依「問題分析與解決對策」(簡稱PSP)的作業步驟,找到真正的問題,有效解決,如此才能產生團隊力量(Team work),發揮企業整體綜效。

ESG趨勢中之「組織供應鏈管理」
ESG議題發展中,供應鏈管理著重「永續」、「韌性」,必須優化供應商篩選流程、能對關鍵供應商進行鑑別與考核,除先前QCDSP條件,更著重供應商全面經營管理,更也須納入環境 (E)、社會責任 (S),及公司治理 (G)等永續內容。

農會農民直銷站:小農、食農教育士和消費者的在地對話交流場域
說明農民直銷站成立背景及目的,藉由消費者問卷解讀目前差異化特色,後將參訪經驗所見的農民直銷站分為五大類:傳統型、超市型、旅遊型等,並以假想一個年輕族群,描繪其生活樣態,提出以顧客為導向的經營方向。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實施對企業之影響
《 氣候變遷因應法》在本年度年1月10日三讀通過,本次修法將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訂定公正轉型條款、並增訂徵收碳費、溫室氣體基金等條文,邁向我國氣候法治的另一個里程,也影響企業的營運與決策。

TPM全面生產管理-自主保養推動實務與案例
自主保養是TPM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指在生產線上,由作業員負責設備的日常保養和小修,通過這種方式,確保生產線能夠保持設備處於最佳狀態的高效運行。在實施自主保養的過程中,有7個步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將從每個步驟的基本內容、實施步驟和意義等方面進行實務與案例探討,旨在為企業實施自主保養提供參考和指導。

從消費者的多樣變化看市場供應方式改變-以農業為例
農產銷售方式與農業商品從不分好壞,只在於是否能切中消費者的心,消費者如果只在意便宜價錢,那價格較高但品質更好的商品就不會出現在他/她的選擇,消費者如果只在意是不是方便取得,那無法隨手(隨處)買的到的商品就不會出現在他/她的選擇。

事業永續經營不能說的秘密-簡論營業秘密
企業ESG是當代顯學,事業要永續經營,企業的G力(governance、公司治理)是三大支柱之一。要成為法律所保護的營業秘密,其實就是公司治理要得當。屬於自己獲利根本的營業秘密,除了自己不能說、不可說,還要讓別人看不得、聽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