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AGV+IOT物聯網提升物流揀貨生產力
    • 吳肇懿

    COVID-19衝擊激發外送的物流需求,面臨多樣少量及時(短時間)送達的物流特性,高度依賴人力的揀貨作業成為服務瓶頸,所幸AGV無人搬運車結合IOT、視覺辨識、3D定位科技成熟,將原有以人走動至貨品儲存區揀貨搬運模式找出創新模式,大幅(50~80%)降低揀貨作業人力提升物流效率及服務能量;透過WMS將揀貨資訊傳達到AVG指揮系統,可以很精準及時將需要出貨貨品將料架自動搬移至揀貨位置,並透過物聯網結合CAPS,揀貨人員只要從顯示在料架儲位燈號及數量揀取即可,降低珍貴的人力在從事無附加價值作業,物流呈現所有貨品都依入出庫需求,井然有序在現場暢流符合物流的真諦。

  • 智慧製造時代企業的基盤-知識管理
    • 石靜芬

    智慧製造時代來臨,多數企業想到硬體提升、設備升級,但這些互聯網裝置需要成功的運作,乃需透過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而大數據的基礎則是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成功導入知識管理為企業轉型升級紮根?

  • 讓別人說你好,數位時代下的公關吸睛術
    • 陳立偉

    「行銷」與「公關」可說是企業品牌經營的左右手,行銷(Marketing) 是以「推銷」(Promotion)或「銷售」(Selling)產品或服務為首要目的,也是品牌的「推力」,而「公關」的特性則是讓「別人說你好話」,可說是品牌的「拉力」,因此公關在進行公關操作時,該思考自家公司或品牌的言論及行動,會令「社會」產生什麼「反應」,不過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公眾接觸品牌資訊的管道多不勝數,大量資訊爆炸的年代,品牌如何創造「議題」吸睛,避免資訊被忽略,進而獲得有效的報導或網路熱議,是此世代品牌經營者或是公關人的必修課。

  • 知識管理強化企業競爭力-以機械製造業的研發部門為例
    • 陳泓賓

    從流程分析、知識物件盤點、知識地圖建立、培訓成果驗收、知識平台建置及內隱知識外顯等方式,來挖掘研發過程中的知識累積,有效的移轉個人知識到企業中以分享、傳承及應用,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的優勢。

  • 黃金圈理論的運用
    2021/09/23 瀏覽數:7831
    • 高明輝

    黃金圈法則是一種思維邏輯的形成,或許讀者已習以為常;或許從未聽過;也或許聽過而未曾運用過,筆者試著從理論到應用,以實例來嚐試帶領讀者跨出第一步,從創新思維及歸零思考起步,讓管理的工作更加有效率、有成果。

  •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學
    2021/09/22 瀏覽數:829
    • 林亮萱

    阿米巴經營法是從組織細分成由五至十人所組成的小型集團(變形蟲)開始的,變形蟲小組的組成,既是阿米巴經營法的開始,也是結束。引進阿米巴經營法之際,先將企業的組織劃分成賺取利潤的獲利部門,以及以間接部門為中心的成本中心下的非獲利部門兩大類。變形蟲小組是由獲利部門細分而成,非獲利部門的成本則由獲利部門的變形蟲小組來分攤。

  • 知識管理的實務運用-以生技醫療產業為例
    • 江純怡

    結合現行的營運流程,透過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形塑問題解決與創新的企業文化,善加利用知識來改善並簡化現有的作業流程,落實系統化的管理與自動檢核的功能,以有效提升人員的工作效率及降低管理風險,另一方面透過知識的彙整建立標準化的應用模組,以即時反饋意見加速決策,用以改善生產技術及營運效能,故除了持續研發創新以及生產的品質保持一定水準外,更重要的是回過頭來思考如何讓員工發揮其在工作崗位上的專業價值,協助並確保其專業能力的提升,透過知識管理之基礎運用,佈建有利於數位轉型發展與技術應用的能量,進而加速拓展品牌市場的目標,以確保公司的競爭力持續不斷地領先業界,獨占鰲頭。

  • 一場疫情兩樣情
    2021/09/16 瀏覽數:45
    • 高明輝

    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的衝擊,信用保險公司科法斯(Coface)的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企業破產率將上升25%,其中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國將分別上升39%、33%、15%、18%、22%和11%。企業在成功渡過此一浩劫後,勢必要重新省思內部人才培育的策略與人力之佈局。

  • 在工業4.0下,企業導入智慧製造的需求思考與發展
    • 周信甫

    「工業4.0」為企業近年來發展的目標方向,但對常聽聞的「工業4.0」與「智慧製造」是否有其差異?以及企業在導入「智慧製造」前應考量的重要觀念到從生產各管理面向的推動發展,皆將於內容中闡述說明,最後並提供企業規劃佈局的方向,以利於未來推動並落實轉型升級。

  • 初探後疫情時代的供應鏈管理
    2021/09/14 瀏覽數:1106
    • 林佳秀

    2020年初爆發的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加上中美貿易戰和大環境的影響,全球發生了斷鏈危機,各國間物流受阻、供應商交貨延遲的情況,對製造業產生了嚴重的衝擊,同時也衝擊了全球消費產業,零售、餐飲業營收下滑,企業面臨種種困境,供應風險大大提高。無論是製造業或綜合零售業,後疫情時代的產業供應鏈與全球趨勢與經營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企業必須瞭解公司內部,以及外部環境,清楚知道本身在整體商業環境中之立足點及優缺點,電子化之程度以及估算導入供應鏈所需花費之成本和效益,隨時關注核心客戶的需求與動向,快速回應,依公司營運目標擬訂商品採購計畫,與供應商進行採購議價談判與交易條件協商,確保商品品質及供貨交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