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2012/03/16 瀏覽數:13032
當商品差異性愈來愈小時,顧客就會透過對品牌的認知,進行購買決策,而品牌元素就是建構品牌認知的基本要件,它不僅讓企業對內凝聚共識,對外還能讓消費者記憶深刻,口耳相傳,摶得實虛體通路效益,有意建立品牌的企業就一定要重視品牌元素的塑造和規劃,為企業和品牌贏得先機。
-
2012/03/13 瀏覽數:7009
知識社群運作同時是一個上而下以及下而上的過程,不但需要高階主管的理念與規劃,也需要同伴間的長期互動經營,兩者缺一不可。就像種植一棵大樹,主管是那播種者,不可隨意播撒,因為樹種在哪裡決定了將來是否有充足的土地陽光;而樹能長多高多大,卻又要靠這樹自己的努力去爭取養分、抵抗病害。兩個要件的存在才能使知識社群發揮功能,不僅限於短期的分享學習,更能成為建立團隊文化與溝通的重要橋樑,形塑分享和創新文化的成功關鍵。
-
2012/03/13 瀏覽數:25242
如何運用精實的概念,帶領企業創造一個新局面與一個更適合的工作生活環境,面對這一個艱鉅任務,企業實施精實作業轉型勢在必行,去除浪費、強化流程,從宏觀的整體流程角度思考,企業得重新定位設定願景,大幅提高績效和顧客滿意度,再次精實出發,邁向成功之路。
-
2012/03/09 瀏覽數:10124
外在經營環境的嚴苛,促使企業極力追求經營與管理績效,並紛紛導入各項管理工具來做為衡量員工或部門績效,並將績效結果結合獎懲制度,不可否認,這些管理工具在績效聚焦與落實方面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否員工或部門會因為績效掛帥的情況下,喪失自我改善與檢討的機制…
-
2012/03/09 瀏覽數:4720
創新的「實踐智慧」除了強調:「實踐性三段論法」、「事件性的觀點」、「在思考中行動」、「動詞」等智慧方法外,更重要的則是領導者們的「判斷( judgement)」能力;而這個「判斷能力」卻必須根植於類似「我為人人,人人為我(one for all, all for one)」的追求「共同之善(common good)」的信念中。 一個組織若想邁向創新的藍海大道,領導者「無私的心志」及其「親身的投入」,才是能夠真正帶動組織成員「心智」與「態度」轉變的核心動能。
-
2012/03/05 瀏覽數:6206
政府重視音樂文創的方向,期望此類相關產業能結合文化、創意、科技、與服務,以創新的經營模式,為我國帶動下一波的經濟成長。然而要如何突破台灣傳統舊觀念中「學音樂的人沒有太多出路」的窘境,則須透過「群聚整合」、「顧客體驗」、與「標準作業」三大策略來加以轉化,將詞曲創作結合影音,成就出新的商品。在提供商品的同時,不只傳遞客製化的優質服務,更能提升整體產業價值鏈,為音樂人創造更多的就業途徑。
-
2012/03/02 瀏覽數:5143
「琴鋼絲線」是許多傳統產業的重要線材,但是高端產品的技術與價格都掌握在國外廠商的手上。法人在政策的指導下,帶領著國內業者,使用被認為「國產鋼線無法進一步產製琴綱絲」的國產原料,研發關鍵的製程技術,並改良出符合環保規範且價格較低的生產設備,做出一系列符合產業要求的高規格琴鋼絲線材。不但逐步取代了國外進口線材,優良的產品也開始接獲國外的訂單,並逐步整合了地區的產業聚落。更透過法人的專業領導,開始進一步與晶圓產業合作,研發精度更高的「晶圓切割線」的技術,將年需求20億的傳統產業,跳升進入年需求360億的晶圓產業價值鏈。
-
2012/03/02 瀏覽數:7767
每位經營者面對電子化的議題,通常一定是頭疼不已!就算是資訊公司的老闆,可能也是如此。要找出成功的元素,必須從創新與效率的思維角度出發。企業或組織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企業電子化需要更細膩地去了解電子化系統在策略上,在流程變革上,以及在實際操作的員工身上,什麼才是與競爭對手間具有差異化的優勢?才能使電子化後的企業有如脫胎換骨,提升生產力與服務效能。
-
2012/03/01 瀏覽數:10537
本文提供系統化Pivot的觀念與工具,供創業家參考!首先,每個產品皆是反應一種需求,而這想法在產品尚未推出之前,都只是創業家的想像與假設,本文建議創業家應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出發,找出自身產品的所有假設,並在產品正式生產之前,進行化的驗證,以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
2012/03/01 瀏覽數:5435
企業或組織在完成了內部的人才育成系統的規劃之後,如何有效率地來運作呢?借助資訊科技的力量可否達成此一目標呢?筆者以多年顧問的實務經驗,期望能為讀者找到一個屬於企業或組織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