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2010/09/20 瀏覽數:7108
七準則貫徹顧客關係管理於會中,墨罕.安奎渥對中小企業拋出兩個問題:「有沒有人試圖去想過顧客關係管理到底在談論些什麼?」、「或者它只是一個新名詞、新指標而已?」他進一步解釋,此二者在學術期刊上討論篇幅頗多,大部分的定義不外乎攸關下列兩者:關係及資訊科技。於是乎,他將顧客關係管理詮釋為:「企業經營中以資訊科技層面來建立與顧客間持續且穩定的互利關係,從中引發出顧客忠誠、價值以及獲利。」墨罕.安奎渥以多年的經驗整理出七大準則,幫助中小企業有效執行顧客關係管理:一、從幻想邁入現實:
-
2010/09/20 瀏覽數:5676
員工滿意與否事關重大顧客滿意反應在服務品質上,服務以「人」為重要關鍵。因為服務流程裡,人與人之間互動頻繁,也是影響服務交易的核心。尤其是服務業而言,服務產生的價值是透過人傳達,當員工與客戶接觸的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會直接影響顧客滿意度,因此第一線服務人員與後場支援的員工的態度、行為舉止,往往是企業能否超越競爭對手的致勝關鍵。當員工心態處於不平衡狀態,勢必不願意提供良好的服務品質給顧客,顧客滿意度自然會降低。製造業亦是如此,雖然依據產業特性多採用自動化生產,但是生產線上免不了需要作業員、品管人員、倉管人員等,某一環節的員工心生不滿,就會使瑕疵品流通於市面上,導致顧客不滿、抱怨,甚至是訴訟糾紛,影響企業形象。
-
2010/09/20 瀏覽數:5924
收集完善資料預測需求在顧客關係管理系統中,重要的是要建立完整的客戶系統。而顧客關係的建立前必先了解顧客的需要。故透過完整的系統蒐集顧客資訊,藉由全面性管道與客戶互動和不斷地溝通,用全方位角度模式分析顧客的行為來區別界定顧客群。再針對不同類型、等級的顧客掌握其資訊,透過系統管理來充分運用銷售資源,提供給業務、行銷人員等參考,為企業量身訂做不同的商業模式及策略運用。所以企業應該鼓勵內部的資訊分享與交流活動CRM的運用技能
-
2010/09/20 瀏覽數:5796
電子化服務能做什麼?電子化服務能做什麼?簡單敘述如下:1.提供多種服管道現代人工作忙碌,時間需要更精確地安排運用。傳統的臨櫃或電話服務已無法滿足所有消費者,企業紛紛提供電子傳真、電子郵件、甚至網路聊天室、網路電話、視訊電話及電子商務網站的方式,提供顧客自助式的服務及多種互動方式。2.延長服務時間銀行、電信業者及公務機關都紛紛延長服務時間,就是為了滿足顧客不同的需求。但不是所有的業者都能負擔24小時服務的成本,因此利用電子商務網站、電子化服務系統,讓客戶可以隨時上網諮詢、下訂單,即時取得服務。
-
2010/09/20 瀏覽數:4255
以WEB2.0的角度出發,可以為知識工作者開創個人的學習網頁空間,自由、開放的環境,可讓其依照個人的工作特性、思考模式來規劃平台的操作頁面與內容,以及整合企業的知識物件資源。而且,在建立個人的知識學習界命中,知識工作者可以在自己構築的天地中,快速處理、整合相關的訊息,提升任務解決效率的成果。
-
2010/09/20 瀏覽數:7853
檢視ERP推導的成功與否,並非驗收完成於慶功宴宣布結束,還要考量日後持續性使用或改善的可能性,故對於相關導入過程的文件應妥善保存並列為知識管理資料外,還需進行系統文件、原始程式的版本控制,程式修改管理流程的持續推動、資訊安全的加強…等週邊環境的管理,才能確保ERP系統的真正成功,以為企業創造出更高的營運績效。
-
2010/09/20 瀏覽數:4491
消除企業五不足與五不當舉例來說,企業受環境變化的衝擊而導入ERP資訊軟體系統,以此企圖使企業內部再造並且使能夠與全球化接軌,此時新的架構為:組織內部人員角色、工作、績效、策略、流程、領導、技術及價值觀如何適當地調整,並且融合ERP資訊系統而調適成為新的核心競爭能力組織。有些概念(IT科技、創新、知識、策略、文化、績效、再造與變革等)正在企業裏延宕,架構型組織就是在整合這些概念,使得個人、企業及環境取得和諧,透過如此的和諧使企業能一以貫之的從策略連結到執行,企業架構能整體串連在一起,從而消除企業的不足與不當(五不足:執行力不足、資訊力不足、知識力不足、決策力不足與服務力不足;五不當:人力不當、決策不當、工具不當、方法不當與領導不當),以獲得良好績效。
-
2010/09/20 瀏覽數:5316
無拘束辦公生產力不打折規劃行動辦公室的主要核心精神,除了不必為辦公室環境的大小費神,原因在於無論組織如何變動,員工都可以因為其特有的移動性來達成企業賦予的任務。也就是說,員工只要在任何可上網的地點就可以與企業內部的資源進行互動,產生運轉的機制和生產力。在此,提供建構新世代行動辦公室其行動步驟,供讀者參考:一、找出企業對行動辦公室的功能需求:企業應先釐清需要什麼樣的辦公室,包括:空間的配置模式、希望能藉由空間設計導引出哪些組織能量、員工的真實需求、組織文化的強化與整合及要實施M化的單位或部門、對象等應同時列入考慮。二、盤點企業目前的資訊化程度:
-
2010/09/20 瀏覽數:4519
前進架構從零開始筆者於輔導企業期間發現,企業四周充滿著許多不當架構的案例。比方說,企業未建置網路卻妄言要增快企業速度;企業應用資訊軟體(IS)不適,又無專人專責去改善導致效果不彰;推行ISO系列僅為書面和認證而無法落實基層;專業人員受制於領導模式而無法發揮所長;推動知識學習中個人知識無法順利轉換為工作績效;組織成員心智模式偏差,因而讓改革、創新窒礙難行等等。但是企業尚未察覺架構的不適當,經年累月以此營運,長久下來讓企業創新之路充滿的荊棘與坎坷。為今之道,企業惟有從上至下匡正心態,從零出發方可讓架構展現應有之功能。架構首重尊重人性
-
2010/09/20 瀏覽數:5965
當前有不少企業因軟體版權、穩定性、安全性等考量,而使用「開放原始碼」(OpenSourceSoftware),大家可能會對此專有名詞有些陌生,其乃是指︰在特定授權規則規範下,使用者有權利使用、複製、散布、研究、改善的軟體,亦有人稱之為自由軟體(FreeSoftware)。推動開放原始碼的目的,即是在自由運用的環境下,每個設計人員可以研究軟體的任一部份,以提供改進的方法和成果,再將成果分享給大眾,加速軟體的革新。過去二十年來,開放原始碼的成果已大幅影響網際網路以及WWW的相關發展與應用,正逐步改變傳統商業軟體的封閉世界,目前運用的範圍有:網頁伺服器、入口網站、辦公室軟體或是作業系統等,使用率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