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改變工作型態的衝擊
    • 郭忠達

    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憑藉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的能力,人工智慧系統可以執行曾經只有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複雜任務。在當今快速發展的世界中,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的進步正在以我們從未想像過的方式重塑我們的職業。

  • 探討屋頂型太陽光電與溫室結合後的發展
    • 周俐妤

    全球氣候變遷,國際間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作為共同努力的方向。而臺灣自完整規劃再生能源發展方向後,針對太陽光電的議題不斷,農業為其中討論重點之一。經歷多次相關修法,屋頂型太陽光電成為農業綠能推廣主力,而溫室為可與屋頂型太陽光電相互結合的農糧熱門設施之一。

  • 睽違四年強勢回歸!CPC組團於9/8-12赴日本名古屋觀摩交流 點燃疫後臺灣企業生產管理與經營模式創新標竿學習火炬
    • MKC編輯小組

    「創新經營與生產管理日本考察團」今年盛大再登場,由CPC總經理張寶誠擔任團長;國品永續精銳聯盟總會長劉瑞隆擔任副團長,率領凌群電腦、邦特生技、厚達電子、紘菖工業、奇鼎科技、南隆車料、山多利國際及玉山銀行等業者,共同前往日本愛知縣及岐阜縣參訪觀摩。

  • 無人化搬運:全球無人化趨勢下的堆高機產業轉型模式
    • 賴致瀚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進步,傳統堆高機市場面臨萎縮,而製造業的人手短缺也大幅增加了全球對無人化設備的需求,在解決物流搬運問題上,以最少的人力投入將成為拓展全球市場的關鍵,本文將分析目前市場現況,並以轉型案例說明台灣堆高機製造業的轉型模式。

  • 淺談亞洲創新創業生態系概況與我國科研新創展望國際化
    • 陳柔安

    從亞洲開發銀行(ADB)對亞太地區創新創業生態系發展的研究,觀察重點國家聚焦主軸與相應政策產業環境資源,找出政府在創建生態系所應扮演角色,並回顧我國相關資源鏈結及串聯情形,展望未來我國創新創業提升國際化發展。

  • 餐飲消費疫後趨勢新挑戰
    2024/09/09 瀏覽數:410
    • 楊鈞堯

    臺灣多元族群社會帶動多元飲食文化,餐飲業蓬勃發展,但遭遇新冠疫情、食安事件衝擊,面對人力缺乏,消費意識轉變情形,建議餐飲業可重新思考自身的市場定位,轉以消費者為核心經營,導入科技輔助及結合食農教育議題推動餐飲體驗,為餐飲業走出一片天。

  • 臺灣美食—臺菜的精隨:五香二十六味
    • 邱宏祥
    • 蕭家妤

    為讓世界更能有系統化、精確地討論、評價、體驗及認識臺灣餐飲文化,透過臺菜的精髓:五香二十六味,進到認識臺灣風土到臺灣在地味道,相互疊加產生進而被賞析,形塑臺灣飲食意象文化並傳播國際,並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經濟效益,具備永續發展的潛力。

  • 從減碳邁向自然:國際生物多樣性維護趨勢與日本實踐案例
    • 許光璇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於生物多樣性維護的關注日益提升。2022年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大會達成歷史性協議《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願景是到2050年,生物多樣性得到重視、保護、恢復及合理利用,維持生態系統服務,實現永續的健康地球。日本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國家,也是致力生態永續的領頭羊。本文將介紹近年來國際生物多樣性趨勢,及日本企業在生物多樣性管理方面的實踐,以期提供借鑒。

  • 由臺灣美食的「臺灣味」談未來臺菜發展
    • 邱宏祥
    • 蕭家妤

    國家飲食特色源自歷史與風土的影響。而臺灣飲食則呈現歷史發展的融合,從荷、鄭、清到日治時期,吸收不同飲食元素,發展出獨特的臺菜風格。無論是經典傳統、師承流傳或融合在地食材,臺菜都展現了多元文化的縱深底蘊,完整呈現臺灣社會的多樣性。

  • 淺談臺灣鳳梨外銷現況
    2024/08/30 瀏覽數:491
    • 彭子芹

    臺灣鳳梨為臺灣重要外銷水果,自中國禁運以來,外銷出口主要市場轉向日本,但外銷至日本卻屢屢傳出臺灣鳳梨品質上的問題,接獲許多果實褐化、抵達出口國後驗出蛾類、介殼蟲而遭到燻蒸的消毒作業,以致影響臺灣鳳梨在日販售價格及銷售狀況,因此要如何穩定果品品質是目前亟需解決之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