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行銷
-
2010/09/01 瀏覽數:4289
在上周一級主管會議上,總經理問到:有誰用Plurk?我很天真地想說,用這個應該很普遍吧…所以就不加思索地舉手了;結果全場只有我一個人舉手!!總經理就說那下周你來分享一下使用心得…就這樣,昨天在全體的主管會議上,跟大家分享以下這篇「微網誌(Mirco-blogging)實驗應用案例」簡報~~
-
2010/08/31 瀏覽數:6657
一位生性不修邊幅、生活環境雜亂的人,因為收到朋友送的一盆花,在思考將花擺在哪兒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從裡到外把自己、環境整理乾淨,變得煥然一新。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說明了花朵的魔力如此奇妙,不僅人心情愉悅,更能夠提高生活品質。千嬌百媚的花影,從生活點綴品,逐漸躍升一門好生意,全球化發展,讓吸睛力一流的花卉賣到全世界,台灣更因為花卉栽植與育種技術的不斷提升,生產的花卉品質優良,加上創新、創意品種,在世界花卉產業的地位及國際競爭力占有重要地位。從1995年至2008年,14年來花卉出口值的成長超過10倍,去(2008)年更大幅躍升達1億8百萬美元。農委會也將花卉定位為「策略性」產業,並以台灣發展成為「全球花卉島」作為政策目標。
-
2010/08/30 瀏覽數:5300
台灣企業想要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中突圍而出,品牌經營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核心能力。也因此,台灣許多中小企業打開觀念、邁開腳步,致力於自創品牌,彩豊食品就是其中之一。專注研發幫顧客省錢彩豊食品創立於1990年,產品種類多元,除了食品原料批發,也提供各式餐飲店食材器具及免洗餐具批發。食品部分目前以「彩豊」自家品牌產品,包括:萬用酥脆粉、餅皮、調理粉、手調茶飲粉、調味品等。彩豊食品企劃經理洪敏婷指出,「彩豊以批發零售業起家,經20年經營及自行研發努力,食材種類及品質精純,早已深獲當地商家歡迎,也成為團購及固定廠商指定使用。我們研發的出發點是顧客導向為主,希望幫顧客省錢,達到『單品多用』的目的。」
-
2010/08/30 瀏覽數:6574
台灣早期電力發展萌芽階段,有個經典畫面:晚飯過後,媽媽收拾碗筷清洗;爸爸看報紙;小孩子呢,餐桌即書桌,在昏黃的燈光下埋首寫功課。微暗的燈光下,造就出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照亮台灣經濟奇蹟。每一盞流瀉燈光的背後都在訴說動人故事。這其中包含展晟照明董事長王金蓮的創業故事。早期王金蓮是守著小燈飾零售店的老闆娘,因緣際會擴大業務範圍,接手南部批發物流事業,促使展晟轉型為通路商,專注於批發代理,代理品牌包括:飛利浦、歐司朗、東亞等,建立起南部照明產業的批發中心地位,更在低價競爭的照明產業,扭轉中南部消費市場只重視價格的考量,轉為高品牌與品質要求。王金蓮的故事發展至此,在添加「品牌」催化劑後,再度激盪出新火花,譜寫出展晟更精彩的下半場故事。
-
2010/08/30 瀏覽數:5442
看過電影《變形金剛》的觀眾,多會為劇中機械人酷炫且變化萬千的組合著迷不已。不讓好萊塢專美於前,在台灣由極趣科技研發的BeRobot,可變化4千種動作,舉凡:雙足步行、踢足球、翻筋斗、揮拳、屈膝、跳舞、扶地挺身、太極拳??等一點也難不了它。實際上,這款機械人是「出國比賽得冠軍,光榮兜回來」,被列入金氏世界記錄。如此佳績,源自極趣科技總經理張合右創立以來不做代工,專注品牌的堅持所致。「看看美國、日本的玩具機器人已經建立起成熟的產業模式。他們在美國設計、然後給香港設計機構、台灣設計IC、大陸生產,我們是很難拼的過。所以我不想做代工,做代工沒前途;換一個角度來看,台灣機器人產業正值萌芽期,跟30年前PC發展模式不是很類似嗎?這是值得把握的新機會。」他語帶堅定地說。
-
2010/08/30 瀏覽數:5868
台灣文創風大起,標榜生活風格與設計美感,讓消費者從價格之比,轉變為注重品質與風格精神;然而,台灣文具禮品業者長期以來,擅長製造生產而疏於品牌經營,如何搭乘文創春風,發展出獨特的品牌魅力,是業者急迫之事。超過40年的老牌文具禮品業者台灣大元興業即面對如此困境,其為典型的製造廠商出身,近年積極投入轉型工程,以設計形塑產品功能美學,並且掌握文創趨勢,藉由政府資源發展自有品牌,為企業挹注力抗中國與東南亞低價競爭傾銷的新動能。品牌力擺脫低價傾銷
-
2010/08/30 瀏覽數:5363
為了不讓電影《2012》成真,節能減碳從口號轉變為企業發展策略。許多企業開始投入研發環保新科技、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搶食綠色經濟的大餅。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力系統領域,磷酸鐵鋰(LiFePO4)電池成為各國大力推廣的動力電池,磷酸鋰鐵具有節能、高能量密度、低廉價格、高安全性等優勢,適合用於電動車、LED照明、電動手工具,是鉛酸電池最佳替代商品,未來將成為高功率電池主流。然而,當世界各國把動力電池的聚焦於發展磷酸鋰鐵電池,卻由於此種電池特性,目前所使用的磷酸鋰鐵電池組,大部份未將保護功能設計在內,以致於過度充放電,降低動力電能的發揮,無形中也縮短電池模組使用年限。
-
2010/08/30 瀏覽數:6221
台灣製鞋工業萌芽於民國50年代前後,當時工資低廉、勞工充沛,到處皆為「家庭即工廠」的景象,加上各種鞋材等陸續開發、研究及改良,台灣製鞋業蓬勃發展,擁有「世界製鞋王國」美名,全盛時期是超過千間鞋廠、數十萬名員工的榮景;隨著經濟環境轉變,勞工意識抬頭、工資上漲、代工利潤微薄等,使得製鞋這個典型傳統勞力密集產業陷入經營困境,已到了必須轉型升級,否則即被淘汰的時候。自創品牌扭轉宿命如同其他傳統產業,許多製鞋業者紛紛出走,移往人力、土地成本低廉的國家,台灣面臨流失製鞋人才、技術與資金的衝擊。走過50年,台灣製鞋產業面臨生存危機,從政府到民間總動員,大力推動製鞋產業升級轉型,期望挽救這擁有輝煌歷史的產業。
-
2010/08/25 瀏覽數:4585
2010年1月26日,台灣與大陸貿易關係歷史性的一天。雙方展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首次正式協商,喧囂多時的ECFA爭議跨出關鍵性的一步,姑且不論ECFA究竟讓台灣「A擱發」或是「失飯碗」,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台灣與大陸將形成更緊密的貿易關係。是對手,也是夥伴;是危機,也可能是更大的商機。面對吸睛全世界的13億人口市場,台灣企業能否站穩變革浪潮,往獲利曲線高端部分邁進,對大陸市場的掌握度與國際行銷的能力,顯得更為關鍵。尤其此次協商過程充滿政治色彩與高度關注的「農產品」部分,雖然政府宣示即使簽訂ECFA,也將繼續管制中國大陸830項農產品的立場,暫時「掛免戰牌」,但是可預見的將來,當市場逐步開放後,台灣農業仍得拿出真功夫一決勝負。
-
2010/08/22 瀏覽數:8422
自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台灣農業發展進一步面對全球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的嚴酷挑戰。在農產品關稅持續下降、擴大農產品輸入,以及各國對於農產品衛生安全要求提高,反應在農藥標準嚴格把關,造成農產品外銷成本節節上升。對外面對嚴苛競爭環境、國際農產品競爭壓力;內部卻面臨台灣農業土地小、產量不易控制,產銷成本高。加上農產品外銷廠商多為中小型企業,不容易集中資源發展自有品牌,整合行銷策略。種種不利因素,使得台灣農產品貿易逆差逐漸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