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


工程產業全球化 進軍國際才有希望

工程產業全球化 進軍國際才有希望

2015/01/12 瀏覽數:4752

  就國內工程產業現況而言,近年來公共建設工程預算大幅縮減,且許多大型公共建設已陸續完工,儘管營建工程產業於國內目前仍佔有部份發展空間,但若此刻尚不開始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國際競爭力開拓海外國際市場,則日後必將會對於工程產業之86.5萬從業人員帶來嚴重打擊和危機。

補辦臨時工廠登記第一階段申請書件準備要點

補辦臨時工廠登記第一階段申請書件準備要點

2014/12/08 瀏覽數:14871

廠商要申請臨時工廠登記證,時常因為要準備的書件資料繁多,廠商的態樣又多,要準備資料有一定的困難度。而且,臨時工廠登記並不是政府常態性的業務,甚至有部分機關並不知道有這樣的一個法案,使得廠商常常求助無門。本文主要將近年來輔導廠商申請登記的心得列出來供讀者參考,可讓有意願申請或是想了解的人多一份可供參考的資料,或許可降低申請的難度。

生產現場改善-生產線平衡改善

生產現場改善-生產線平衡改善

2014/11/17 瀏覽數:28230

生產線平衡分析為量化組裝作業的損失的主要方法之一,透過測量個個作業員的作業時間,確認與生產時間的差距,其主要的損失對象為等待的時間。生產線平衡改善分析手法以及相關的圖表使等待之時間無所遁形,進一步的運用多能工、ECRS、及IE改善手法…等手法於提升生產線平衡改善上,有效減低成本以強化企業競爭力。

提升食品安全-消費者一起來

提升食品安全-消費者一起來

2014/10/29 瀏覽數:4452

工作繁忙,速食經濟當道,外食族及其衍生的商機龐大,但台灣近年來黑心食品連環爆,也使得這龐大的外食族人心惶惶,要如何恢復往日台灣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靠的不能只是製造商的道德良知,消費者如果本身對食品有正確觀念,並一起發揮監督的功能,讓不肖廠商消失。而好的廠商如能將自家產品,讓消費者的印象就等同是品質與安全的話,也能掌握如此大的外食商機,拓展自家企業版圖。

食安事件之反思-危機?轉機?

食安事件之反思-危機?轉機?

2014/10/24 瀏覽數:9228

我國食安事件之頻繁發生,對食品產業之優良形象造成相當大之衝擊,而影響食品安全主要的金三角中,食品產業經營者,除了建置良好的品質與安全管理制度外,仍須本於誠信經營與善盡社會責任,主管機關負責監督查核與法令周延性之修訂,消費者主動向監管部門舉報及正確消費意識、習慣,並化食安事件之危機,轉變成以良心道德為行銷訴求的轉機,獲得超出預期的報酬。

「綠淨生活精品」產業鏈上下整合成功關鍵

「綠淨生活精品」產業鏈上下整合成功關鍵

2014/09/19 瀏覽數:4083

當傳統衛浴配件遇到科技製造業及綠建築概念,那會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那就是「綠淨生活精品」。藉由科技製造整合傳統衛浴配件產品,再提供綠建築服務概念所組成的主要策略;提供客戶一次購足的服務模式,並向生產製造流程的上下游延伸,以整合前端客戶產品研發階段進行協同設計開發,與後端物流配送的運籌管理,提供完整產品線的整合服務模式,將為臺灣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品質保證的綠色環保健康產業,開創藍海新商機。

建置勞資雙贏的生產績效獎金制度-以某電器製造公司為例

建置勞資雙贏的生產績效獎金制度-以某電器製造公司為例

2014/09/19 瀏覽數:28866

本案例是一家台資以OEM為主的電器製造商,為因應這個大環境的趨勢,以公司年度的營運計劃(包括業績目標、獲利目標)為出發點,擬定生產績效管理制度,運用績效獎金的激勵下,達成營運計劃的目標,創造勞資雙贏。

共創綠色健康地板之藍海產業價值鏈

共創綠色健康地板之藍海產業價值鏈

2014/09/18 瀏覽數:4958

國內一群木質地板廠商以『共創綠色健康地板產品之藍海市場』為策略聯盟發展願景,在此願景下訂定四項主要發展目標,並訂定階段發展策略,分別為共享資源資訊、強化研發能力、整合營運模式、建立專業行銷,並依其發展策略訂定發展工作項目,使每一家地板廠商朝著所定的願景及目標邁進,共同努力產業發展,開創台灣木質地板新天地,為台灣木質地板產業注進一股新鮮的產業力量,進而提升產業的競爭優勢。

低碳生產 綠色消費  雙向實踐永續生活

低碳生產 綠色消費 雙向實踐永續生活

2014/08/28 瀏覽數:5065

為什麼各國都在「低碳」?節能減碳要到什麼程度才算過關?臺灣目前也訂定各種執行目標,大從製造業,小到城鎮或居民自身,都有一套可以落實的低碳手冊;那與「綠色」又有何不同? 兩者最終目的都是要達到永續生活,是比較強調一種生活態度,選擇傳遞的說詞讓民眾有感。

以委外加工為例 從策略到流程與作業方式之展開

以委外加工為例 從策略到流程與作業方式之展開

2014/08/22 瀏覽數:40370

為了因應適應環境變化、滿足客戶需求,重新檢討核心能力,並將非核心業務透過委外模式運用全球各地的資源與技術提升競爭力,並對新產品或服務流程進行再造工作。案例說明如何從策略面發展到流程與作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