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行設備初期管理的關鍵
設備的初期管理,乃指設備從設計、安裝、試運轉到初期流動管理等各階段活動,主要在於防範正常生產階段可能發生之故障問題。本文除闡明初期管理的主要目的外,更針對初期管理活動之展開,徹底且有效果地進行的主要展開步驟內容,依筆者過去經驗逐項精要式的進行介紹,期望對有志推行全面生產保全的企業主或主管,提供建構初期管理系統的寶貴參考,免去自行摸索的冤枉損失!

開採油頁岩關我們什麼事?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全球溫室氣體大量排放下造成地球年均溫逐年上升,地球上各類可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世界諸多國家也開始運用科技或工業技術的進步,力圖發展出低成本又清潔的能源,跟著世界趨勢走,不但可搭上淘綠金的行列,也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力量,畢竟,世界上最後一滴乾淨的水,不該是人類後悔的眼淚。

田口式品質工程運用在產品設計階段之誤差設計
隨著資訊科技發展之後,已有文獻運用實驗室小型模擬設備或是以「電腦輔助工程」CAE(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結合「田口式品質工程」,來獲得設計相關參數設計之數據之案例,藉以降低新產品開發失敗成本及縮短研發時程。因此本文貢獻將探究「模擬」與「現實製造環境」之間差異,完整思考「誤差因素」並經「誤差調和」來減少實驗量之方法架構及案例。

專利商業化的艱苦進程-以新型電風扇專利從試作到量產為例
美國發明家協會所作之非正式統計,100件研發專利,最後能成功發展出新事業的比率不到百分之十八。本文分享筆者多年前親身所經歷,諸如美國Cupertino HP總部之掛牆式電腦螢幕;日本「明日商店」手持式掌上電子掃描器;無線射頻電子標籤等等創新發明,打從專利獲取、原型打樣、試做到商品化的歷程;並就其中一項有關創新型電風扇從創意發想、創新試作、實際開模到量產上市的過程,特別著重在模具開發階段的困頓,以饗讀者。

明天過後─氣候變遷下之水利相關產業趨勢分析
透過台灣氣候變遷的介紹,瞭解對台灣水利設施的影響關係。並進一步介紹抽水設備與水資源管理中心等水利設施產業的發展現況,以及產業未來的科技應用趨勢。

如何運用目視管理提升效能-設備稼動目視管理篇
目視管理的哲學是為促進「走動管理」的效果,在PDCA的管理循環中,目視管理扮演觸媒的角色,以促進「走動管理」的效果。
目視管理能發揮「資訊共有化、事態標準化、問題顯在化」的機能,進而讓相關者進行「事前管理(預知管理)」,以採取防患未然的措施,避免發生重大的損害。

製造業服務化-日本體脂計第一品牌TANITA個案
生產體脂計的領導品牌製造商TANITA,不拘泥硬體的事業形態,嚐試各種軟體的可能性,與異業態合作展開多角化經營,包括出版書籍、經營餐廳、進入食品領域等,在有利於顧客的同時,更讓公司走出製造業服務化的另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