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會如何藉「惜食」帶動農村達成淨零綠生活
農糧署從民國111年開始輔導農會在所屬的農產品銷售據點中設置惜食區,並藉由惜食相關的產品販售,引導農社區建立零浪費的採買與飲食習慣。未來惜食區的營運,操作上可結合永續飲食的概念來強化推動,使農會的惜食區不僅是單純的販售處,而是整合了飲食推廣及淨零減碳的農村示範點。

辦公室健康飲食支援:OFFICE DE YASAI「蔬菜服務」
世界各國面臨極端氣候逐漸重視環境議題,關於食物的循環運用藉由鄰近的日本經驗,觀察日本農民結合銷售蔬菜經驗與上班族的健康需求,串連成為新型農產品的產銷服務鍊,為醜蔬食找出新出路,更與AI數位整合行銷服務及銷售,吸引政府單位重視及共同合作,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訂餐模式新選擇「循環餐盒」 開會、辦活動也可以很環保! 多一個步驟 零垃圾
因應中央減塑政策,引導餐飲業者導入循環盒餐服務,減少垃圾。其中介紹國內提供循環餐具租借之服務廠商及循環服務模式。

Z世代觀察筆記:年輕人跟你想得更不一樣!
「Z世代」,俗稱「數位原生族群」世代。正如字面之意,他們是第一批出生即享有數位化社會的人群。換而言之,這群人自有記憶以來,便是生活在網路及電腦普及的年代,甚至大多數人在幼兒園或國小時期開始,學校便已教導電腦資訊相關課程;而到了國中或高中時期,早已經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盛況」,可見其數位化程度不容小覷。

連鎖品牌發展回顧2023與展望2024
2023年,臺灣連鎖業在諸多挑戰、充滿變數的環境中持續成長;在國內外,部份連鎖品牌回歸人員服務,強調互動與社交的重要性。展望2024年,臺灣連鎖業可藉由智慧科技提升人類價值,同時,進軍美國與法國市場成為趨勢。

旅遊景點餐飲服務加值之道-餐飲敘事
疫情後台灣的觀光產業似乎又再興起,餐飲是遊客觀光體驗中最能創造記憶的一環,但台灣的各種餐飲,尤其是夜市街邊小吃,同質化的態樣越來越高,本文想透過讓餐飲服務說故事的能力,協助業者在經營場域中,用最小的成本來盡可能完成自身產品之敘事,給顧客留下獨特體驗以創造經營價值。

航空公司的週邊商品帶動品牌活化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雖然服務餐飲及搭乘空間的提升很重要,但是不少人會搭乘飛機時,對於能購買一些限量的紀念品及免稅品,也是非常的興奮。不同品牌的合作也同時形塑出共同的價值,甚至因為推出獨創商品,進而創造出一波波的市場熱度。有些只能在飛機上購買的品牌週邊商品,以在消費者的眼中,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稀缺性。

從淄博燒烤爆紅事件看台灣美食行銷的方式
本文從最近大陸突然爆紅的淄博燒烤,檢視其背後快速傳播並造成風潮之要素,進一步思考未來對台灣美食的行銷論述及推播,可以如何借勢造浪、群聚行銷,妥善傳達特點並讓其更具吸引力、引客。

農村酒莊的體驗商機與挑戰
自從國內開放釀酒與販售禁令後,台灣地酒的表現就突飛猛進,不論是在國際得獎,還是越來越多人像要到農村酒莊體驗,尤其是疫後更是讓戶外活動與露營風潮,成為持續成長的新商機。

傳統市集邁向品牌化發展,持續轉型提升商機
為讓傳統市集能再度展現蓬勃的朝氣與無限商機,應協助市集與攤鋪進行再造或美學優化,全面改善市集整體的硬體、衛生環境與服務機能,並營造舒適環境空間與氛圍、融合與發展各自市集的特色,以促使傳統市集建構嶄新的風貌以及朝向品牌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