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 台灣鯛之危機與轉機
    2015/06/25 瀏覽數:3525
    • 邱雅蘭

    因為韓媒的不斷台灣鯛面的農產品有良好的品質,在大陸有廣大的消費市場,近年隨著收入所得的增加,對於食品的需求從「有」到「高品質」,價格已不是主要考量,如何將讓消費者充分瞭解產品以及通暢的產品資訊管道,才是未來競爭之王道。

  • 淺談我國生物技術產業
    2015/06/18 瀏覽數:6135
    • 林俊良

    生物技術相關應用範圍極為廣泛,產業化有關之產品涵蓋醫藥、食品、工業、環保、農業、能源….等眾多領域,生物技術運用顯而易見且日益普及,生物技術產業未來的發展將對於人類生命健康的維持、生活品質之提升、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扮演極為重要角色,近年世界各國無不積極推動生物技術產業。生物技術產業相較於其他產業,具有產品開發期間長、研發資金需求大、風險高、報酬高、法規管制嚴格、市場進入障礙高、無形資產價值高等特性。依我國所處環境與能量配合生物技術產業特性,綜合而言,我國生物技術廠商除了目標市場考量,強化專長項目並耐心持續投入新產品研發外,更可參考本文所提之異業經驗整合、研發聯盟與群聚、產學研合作、外界資源利用等發展方向,致力於生物技術產業進步與發展。

  • 台灣馬達產業之聚落分析
    2015/06/10 瀏覽數:6388
    • 吳永芳

      就台灣馬達產業而言,其產業發展特色包括技術發展歷史悠久、下游應用多元、中小企業從業者眾、中小企業多聚焦於工業用利基小訂單市場等;因此,目前馬達產業之結構較少由上游材料或技術進行驅動,而係自下游的工業用市場,形成需求驅動的不同產業鏈關係,不同的馬達中小企業,即便技術特性類似,但在產業鏈中之位置往往係隨其下游終端應用,而分別隸屬於不同產品系統的產業鏈,扮演關鍵或必要零組件之中游角色。

  • 如何以生產力指標之衡量進行企業標竿診斷與輔導改善
    • 林錫金

    組織績效管理學派有句至理名言「想要獲得何種績效;就得設定何種績效評估指標」。無獨有偶,日本中央工業協會知名顧問Masahisa Mizumoto在一個國際生產力論壇做結論時說:任何改善與變革均來自績效衡量,我們無法改善沒辦法衡量的事物。本文以企業生產力績效指標之衡量觀點,詳細描述企業生產力標竿診斷模式,為了能讓企業潛在之問題獲得有效改善,本文最後簡單介紹各種生產力、品質、績效等相關之輔導手法。

  • 材料標準化
    2015/05/22 瀏覽數:6031
    • 王捷寬

    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能夠把材料變成為共通材料,採購每次購買數量大,可以達成以量制價效果;若遇有生產的餘料,下批生產仍可以繼續使用,降低變成呆滯材料的機會,所以加速材料標準化是公司內部節流的基本工作。

  • 送洗送到家,我家是你家──喜久屋從流程中找創新契機
    • 李韶翎

    即將開業滿60年的日本洗衣坊喜久屋,除了運用豐田式生產管理,堅守品質至上,洗衣洗到最好;更在例行流程中,加入Moonlight Delivery 23和e-Closet等創新方案,作為提升顧客生活及收納品質的支援專家,實踐從送洗到儲藏的全方位服務。

  • 超商跨足農業新趨勢:便利商店的新農業運動
    • 王思懿

    不論在日本或台灣,農業在企業的助力下,悄悄地在轉型。本文從日本零售業跨足農業投資獲利之成功案例,看台灣農業如何與便利商店龍頭—7-ELEVEN結合,透過破萬的便利商店營運據點,轉變民眾的消費習性,進行農業推廣。

  • 知識創造「場」的經營-看生產廠商如何創造工作場域
    • 石靜芬

    全球化競爭激烈的時代,即使「個體」表現十分優秀,在高標準環境中,組織仍必須持續進化,才足以生存。而「場」的改革,溝通型態的改變,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成果。D公司做到了。生產技術的部門,不設計標準的工作職場,而根據各類工作性質,再不斷持續「設計、運用、改善」,找到最佳生產力。

  • 從日本提升企業生產力之作法看 我國政府應有的策略作為
    • 林錫金

    本文根據2013年日本政府出版的產業白皮書,就衡量企業生產力之五大指標,即(1)獲利力(Profitability)(2)財務安全性(Financial Security)(3)生產力(Productivity)及(4)成長潛力(Growth Possibility)(5)成本效益(Cost Efficient),對比台灣中小企業白皮書,進行交叉分析,藉以獲取提升中小企業生產力之策略意涵,以為我國政府擬定中小企業政策之重要參考,期能有助於國內中小企業在新一輪之世紀競爭中,再度脫穩而出。

  • 青年返鄉計畫:農產品品牌建立
    • 莊雪妮

      農民品牌建立,與消費者建立無推銷員的溝通橋樑。運用文字與農產品圖像設計建立視覺聯結,進而產生注目與認知並到信任從而購買。為舊有客戶的回購率奠定基石、並以增加未來客戶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