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 2010啟動新動能:汽車產業篇 兩岸攜手創新 進軍國際舞台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輯部

    為強化兩岸優勢互補產業之合作機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兩岸期望在互惠互利下,積極推動兩岸產業「交流、洽商、合作」之階段落實任務。由「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與「福建省工業經濟聯合會」共同主辦「2010年兩岸C交流研討會」,邀請福建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來台交流,並吸引眾多台灣汽車、電子、機械、空調等廠商、超過200人熱烈參與,透過兩岸經驗分享、交流,建立兩岸長期策略合作平台。

  • 2010啟動新動能:機械篇 打造合作平台 贏取兆元商機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輯部

    後金融海嘯時代,亞洲勢力崛起。哪個產業會將在未來虎虎生風?根據經濟部技術處發布的台灣機械產業報告,預估台灣機械產業下一階段產業成長將在2010年重新啟動,2014年機械總產值可望突破兆元大關,成為新興「兆」元產業。中國生產力中心特舉辦「2010兩岸機械(數控機床)交流研討會」,邀請國內工具機表現亮眼的友嘉實業總裁朱志洋,以及近年來經貿地位躍升的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陳文釗與產業代表團,共同探討兩岸工具機械業如何優勢互補,再創榮耀。

  • 挑戰3.5級產業 服務業轉型 與升級的關鍵思路
    • CPC產經調研團隊

    最近一期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以「極致服務」(Extreme Customer Service)為封面故事,列舉在這波不景氣之中,逆勢成長交出好成績的25家企業。其中亞馬遜(Amazon.com)在近5年來忠誠的顧客倍增為8千8百萬,網路平台上流轉著3百萬件加盟供應商的商品,與2007年相較成長了6倍。這樣卓越的經營績效,讓人不由得思索其背後,企業究竟做了什麼樣的努力?歸納其因有以下幾項:1.秉持高承諾的服務意識:廣泛運用「智慧資本」,讓每位員工運用創意,概括承受所有加盟供應商的客服承諾與差錯,不講藉口,提供顧客無可挑剔的極致服務。

  • 感動經濟夯話題 以顧客之名體驗 贏取聖杯
    • 黃麗秋

    在全球各主要經濟已經趨於成熟,服務業躍居主流。在台灣,這個趨勢越發明顯,2008年台灣服務業總營收突破7兆,總營收成長達3.2%。但成長動能卻患不均,有一半的服務業在成長中困境中掙扎。長期關心服務業發展的人都記得「關鍵時刻」,強調服務業成敗就在與顧客無數次的互動中決定。某一次特定的經驗、小到一個眼神,大至營運模式錯誤,都會導致顧客叛逃。在以顧客經營為本下,企業應了解顧客真正的滿足不是來自於購買與擁有,而是體驗。體驗具有神秘力量,藉此創造更可靠且穩固關係,以及更多忠實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