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2010/09/09 瀏覽數:5884
樂金電子的「研發科技培育」可看出一個企業成功的端倪。「Great People, Great Company」之於樂金電子,不單只是口號,而是代表著企業對於人才培育的用心,也象徵員工的凝聚力量,進一步提升企業的自身價值。
-
2010/09/09 瀏覽數:6608
CPC引進日本MTP經管新知,業已經培育出400位合格的MTP專業講師,每年亦有超過2,000名的各產業界企業中階管理主管接受過此訓練,並由此為企業帶來良性的質變,促使他們MTP與人資管理制度結合,藉由導入與訓練,檢視自身企業管理文化,並培育管理才能與技術能力兼備的管理者。
-
2010/09/09 瀏覽數:5911
避免金錢本位注重滿足成就感而員工滿意的創造可概略性區分為物質與精神層面的考量。常見物質層面的供給,不外乎穩定的工作權、優渥的薪資、獎金或福利、完善的培訓制度,其中,又以高科技產業普遍運用的股票選擇權機制,對員工帶來的高薪資所得,最為求職者趨之若鶩,同時也造成員工對於所屬企業的物質激勵措施高門檻設定效應,使得人才流動的誘因顯得更加金錢本位。但是,對於無法提供或是已經提供高薪資報酬的企業,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創造不應當落入以單一物質因素來衡量的窠臼,長期下來將衝擊員工的價值觀而導致負面的留職意願與工作投入程度。因此,精神層面的滿足是促成員工滿意的關鍵方案,尤其是針對企業內的核心成員。
-
2010/09/09 瀏覽數:12134
部門主管是人才培養最的關鍵角色人才培養除了企業在人力資源應該要有完善的規劃與制度外,如何培養部門主管具備除了有規劃部門策略及目標的能力外,更應具有在企業營運策略上如做好選才、用才、育才及留才的人才管理的能力。企業應提供企業部門主管在選才上如何招募適合的員工及領導不同特質部屬的技能。在用才應提供部門主管如何有效進行績效管理及協助部屬提升績效的技能。在育才應提供部門主管如何有效培育員工及做好知識傳承工作的技能。在留才提供應部門主管如何有效激勵員工及進行企業文化的重新塑造的技能。四個有效提升企業人才資本的戰術戰術一:找對人才戰術-人格特質與面談技巧
-
2010/09/07 瀏覽數:4890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不再是有形的東西,無形資產的價值凌駕一切之上,於其中,品牌的力量,可以無遠弗屆,可以無限加值。美國趨勢研究大師湯姆.彼得斯(TomPeters)曾說:「當今市場上,品牌無所不在,各式各樣的產品與服務,本身就是品牌的化身,員工也是。」品牌除了外在的產品、功能、服務……外,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代表著「企業形象」及「企業價值觀」。心靈分享勝過貨架分享(小標)
-
2010/09/07 瀏覽數:5986
管理,說難很難,浩瀚如海的管理書籍與典章,讀之不盡;企業營運過程中產生的種種問題與挑戰,層出不窮。但說簡單,也並非那麼難,經營管理之妙存乎一「心」,管理者從心出發,並得到員工出自內心真正的認同,那麼,管理就不難。吉姆.柯林斯(JimCollins)在《基業長青》一書中曾以實證研究破解一般人對成功企業的迷思︰極為成功的公司最佳行動都是來自高明、複雜的策略規劃。但實際上未必如此,在他的研究中卓越的公司部分最佳的行動有時是來自機運,但成功企業有一絕不可或缺的條件,就是一個有心的領導人。也就是《從A到A+》一書中所提到的第五級領導人:宅心仁厚,但意志堅強;謙沖為懷,但勇敢無畏,一切的雄心壯志都是為了公司,而非自己。
-
2010/09/07 瀏覽數:5953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信譽及智慧資本是企業最大的資產,而此等無形的資產又通常以人為載體,存在於人,也經由人來傳遞並進行加值。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現今大家咸認為企業最大資產蓄積的源頭在於人才,但相對地,用人不當,人也可能成為企業最大的負債。數年前霸菱銀行(BaringsBank)倒閉事件殷鑑猶未遠,一位年僅28歲的期貨交易員尼克‧李森(NickLesson),在3年不到的時間裡,讓擁有232年歷史的霸菱銀行,落得以1英鎊象徵性價格為荷蘭國際銀行(ING)集團所收購。
-
2010/09/07 瀏覽數:4708
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環境之間是真正所謂的生命共同體,「接軌全球,關懷在地發展」,不但對我們的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基於此,近年來政府引入人才及創意,結合在地的條件及特色,大力推動形象商圈、城鄉再造、社區總體營造,進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展現地方魅力;民間也開始自覺性啟動社群的力量與智慧,參與地方公共事務,試著將共同文化的傳承加諸創意,使創意與文化在交乘作用下激盪出更大的價值。社區、商圈與城鄉發展的軌跡
-
2010/09/07 瀏覽數:6850
在完全競爭的微利時代中,無論是全球經濟的整體變遷,或是個別企業的興衰,以「牽一髮動全身」來形容環境變化對企業競爭力的消長的影響,應是相當貼切。企業對外不可忽略對環境變遷的關注;對內則必須整合有限資源,將之新創、加值,藉以創造出無限的價值,同時也必須隨時檢視、調整營運模式,讓核心能力得以聚焦,競爭優勢更為強化。
-
2010/09/07 瀏覽數:4557
2004年10月20日晚間,筆者與內人承蒙理律法律事務所陳長文律師賢伉儷之邀,觀賞了一部極為感人的電影——「再見了!可魯」。電影以細膩、動人的手法,描述一隻拉布拉多導盲犬可魯從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故事,可魯出生不久後即離開母親身邊,接受專業訓練成為一隻導盲犬。在可魯的一生中曾經歷了多次的相遇與別離,在每次的相遇中,可魯總是以牠不二的忠誠盡力去保護牠的每一位主人,給予視障主人最大的信心與安全感,相互扶持,從而衍生出最真摯的感情。影片在簡單、平實的風格中,卻散發出無比溫馨的光芒,其內蘊含著觸動人心的因子,讓人深深為之感動,也無怪乎能引起國內外如此多觀眾的迴響,流下感動的眼淚。筆者亦是被可魯撩動心弦眾多觀眾中的一分子。在感動之餘,也由衷感謝陳長文律師的邀請,讓筆者享受了一段既美好又溫馨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