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創新經營〉強化危機預應管理
    • 張寶誠

    日本東北發生芮氏規模9.0的大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福島核電廠發生氫爆造成輻射外洩。這場複合式災難發生以來,在全球關注情勢轉變之際,日本民眾在面對災難時沈著反應、高度的自制力;「福島50壯士」冒著遭受高輻射的生命危險,志願留下搶救核電廠的英勇作為,為世人做了最佳示範。

  • 「看電影,聊網路趨勢」系列之一-動畫電影《夏日大作戰》與網路社群概念淺談
    • 盧士傑

    喜歡動畫的你,應該不會錯過2009年上映由細田守、貞本義行和奧寺佐渡子共同參與創作的動畫電影《夏日大作戰》(??????????)。劇情是敘述擁有天才數學能力的高二學生「小磯健二」,在受到自己喜歡的學姐「篠原夏希」邀請到長野的老家打工,在暑假打工期間,建二收到一封簡訊中256位元的高階密碼,在熱衷解讀回覆後的隔日,引發了劇中日本國OZ社群網站的大混亂建二和夏希的家族共同拯救AI(ArtificialIntelligence)智慧病毒產生毀滅世界的危機。

  • 勇於當責、承擔責任與盡力負責(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y & Conscientious)
    • 林松茂

    『當責』是最佳領導力的集大成老闆或主管常常問屬下的幾個問題:誰要來解決這個問題?誰是主要負責人?有沒有人願意承擔這件事?什麼時候哪個部門開始會把事情做對?令人遺憾的,常常會沒有人可以當下自動的勇於舉手承擔。那些能信賴,有責任感的主管,又常常要再等待一些外部顧問或第三者的機制才能讓正版當責的力量釋放出來。等著被告知、被推拉、被鞭策或者是被大聲咆哮後,才能負起當責,被動式的順從老闆所要的領導方式。

  • 米缸永在 主動補貨必需—連鎖加盟總部進階管理
    • 郭俊達

    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先生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經營管理是『巡視米缸』,在他年輕創業時,於嘉義經營一家米店,開業初期,面對米店環伺兢爭激烈市場,如何打開市場、更能固守客戶,成為重要課題,於是他不只從米中挑出雜質(注重米的品質)著手,送米到客戶家中,把米缸的米倒出來,然後清潔米缸,再把新米倒入,最後放上原來米缸的米(先進先出),更重要的是估計食用天數,從顧客家中人口數、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因此在預估顧客家中米快用完時,不用等顧客找米店訂購米,他就主動載米到顧客家中(主動補貨),取得顧客同意後,倒入米缸;就這樣,打開知名店、生意大好,從小米店經營、到建立台塑王國,成為台灣首富、經營之神。

  • 〈創新經營〉打造形象 先贏得顧客感動
    • 張寶誠

    日前帶領團隊再度調查「企業創新形象排名」,目的在於了解由「一般消費者」角度出發的企業創新形象排名,彰顯技術創新的人本本質追求,從而掌握消費者因對企業創新形象的認知,轉化為購買行動可能性。

  • 「美」、「力」的力量:台三線上的小城故事─內灣奇蹟的故事
    • 張學義

    已是深夜1點多,數不清的好幾個夜晚與春、夏、秋、冬,都要來回台三線,記得有二次我開車正從內灣回台北的北二高高速公路上行駛,警車在我後面鳴笛××××請你將車子靠邊停,我昏昏欲睡中還繼續開車,沒多久第二部警車在我後面鳴笛××××請你將車子靠邊停,二部警車包超我,此刻我被警車的鳴笛聲中嚇醒,先生!你沿途開車在高速公路大蛇行,抱歉,警察先生,因我輔導商圈晚上開會開太晚,很多商圈事情要處理,太累了,我開到睡著了,我還將會議記錄等資料,給警察先生看,被警察先生訓了一頓後,離去。88年開始輔導新竹內灣,台三線上這條路對我來說,是一條生命中最豐富的美與力故事,是甘苦、是感動、是甜美,是那些熟悉的人與一景一物。

  • 〈創新經營〉建構服務資本成功方程式
    • 張寶誠

    產業是維繫經濟成長的動脈,而銀行業向來為企業資金來源的最佳奧援。隨著兩岸簽署ECFA,雖提供銀行業彼此之間合作與接軌國際的機會,卻也帶來更險峻的競爭與挑戰。

  • 〈創新經營〉提升客戶口袋占有率
    • 張寶誠

    今日的客戶在喜好、預算,以及對價值的感受皆有很大的轉變,而且愈來愈難以捉摸。比起企業想要賣什麼商品,領導者更應優先考慮的是「顧客想要什麼?」。行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說:「公司目標要從更多市場占有率,變成客戶口袋的占有率。」

  • CPC市場SURVEY快訊-行動通訊使用者的資料探勘
    • 陳錫鈞

    本調查與其說是為行動通訊使用狀況作一個描述,不如說是為日後行動通信業者在挖掘使用者需求方面提供一個新思維。把對消費者的理解,更細緻的推向其生活中其他層面,再由這些生活型態來推論與未來新商品的關連性。

  • 卓越團隊收心操
    2011/02/14 瀏覽數:1606
    • 張寶誠

    傳統上,中國人會有認為過了農曆年後,才算是嶄新一年開始的心態,故導致多數人在回到職場後出現精神不濟、效率不佳的「年節症候」現象。正所謂個人行為是組織的縮影,團隊亦難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