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韌性與在地化


跨越距離的未來產業聚落-IT整合下的供應鏈管理準備

跨越距離的未來產業聚落-IT整合下的供應鏈管理準備

2020/08/20 瀏覽數:1663

全球化的時代,國際市場前幾名的廠商佔據了幾乎所有資源,中小型企業只能利用共同戰線從中抓取生存與發展的機會:以前可仰賴自然形成的產業聚落,現在則是面對IT整合的供應鏈。然而,要從哪裡開始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中小企業供應鏈串流共通標準建立契機

中小企業供應鏈串流共通標準建立契機

2020/08/06 瀏覽數:1404

企業於供應鏈整合時,資訊共通標準的建立有助於獨特優勢的累積與整體產業發展,本文從學術研究出發,說明我國中小企業雖未達建立共通標準階段,卻是發展共通標準的關鍵時期。

ESG趨勢中之「組織供應鏈管理」

ESG趨勢中之「組織供應鏈管理」

2023/08/22 瀏覽數:1064

ESG趨勢對企業評價改變,全球產業領導者吹起「綠色採購」號角。ESG議題發展中,供應鏈管理著重「永續」、「韌性」,必須優化供應商篩選流程、能對關鍵供應商進行鑑別與考核,除先前QCDSP條件,更著重供應商全面經營管理,更也須納入環境 (E)、社會責任 (S),及公司治理 (G)等永續內容。

驅動式AI的韌性革命 地緣風險下台灣企業供應鏈的迫切轉型路

驅動式AI的韌性革命 地緣風險下台灣企業供應鏈的迫切轉型路

2025/04/02 瀏覽數:422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貿易政策頻繁調整、供應鏈安全需求的提升,驅使企業重新檢視生產基地與供應鏈布局。在全球經濟快速變遷的背景下,供應鏈數位轉型,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然而,從數位化到數位優化再到數位轉型,每個階段需克服不同的挑戰,如何有效管理分散的數據、實現技術簡化與標準化,並充分利用AI 進行自主決策和自動化,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課題。

地緣政治下的中小企業供應鏈布局 AI破除數據壁壘,打造供應鏈韌性

地緣政治下的中小企業供應鏈布局 AI破除數據壁壘,打造供應鏈韌性

2025/04/02 瀏覽數:406

如同經典科幻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描述猿人因黑色獨石的啟發而開始使用工具,實現從平面到立體的維度升級。人類的歷史文明,亦隨著工具的迭代發展而不斷進化。從19 世紀蒸汽機掀起工業革命,20 世紀電腦普及開啟資訊時代,到如今的21 世紀,通用人工智慧(AGI) 的成熟發展及全面應用,無疑是帶動人類發展最關鍵的工具。

韌性 × 調適 企業永續發展關鍵力

韌性 × 調適 企業永續發展關鍵力

2024/12/12 瀏覽數:397

2024 年成為地球史上平均溫度最高的一年,全球多處出現極端氣候,對經濟和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須將「調適」視為營運管理的重要議題並列入策略規劃。加上美中科技戰加劇,全球經貿環境變動加大,企業更需具備「韌性」和「調適」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局勢,以達永續經營。

強化永續發展的組織韌性 務實企業危機管理

強化永續發展的組織韌性 務實企業危機管理

2025/03/07 瀏覽數:417

企業在面對動態的世界時局與經營環境,需應對從工業4.0、智慧製造到AI 發展,從COVID-19、氣候變遷、ESG 永續經營到碳盤查與管理,從國際區域戰爭到多國領袖思維帶出的政經局勢變動等諸多課題,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與投資布局。

淺談後疫情時代的供應鏈管理

淺談後疫情時代的供應鏈管理

2021/02/25 瀏覽數:3013

2020年初爆發的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加上中美貿易戰和大環境的影響,全球發生了斷鏈危機,各國間物流受阻、供應商交貨延遲的情況,對製造業產生了嚴重的衝擊,同時也衝擊了全球消費產業,零售、餐飲業營收下滑,企業面臨種種困境,供應風險大大提高。無論是製造業或綜合零售業,後疫情時代的產業供應鏈與全球趨勢與經營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企業必須瞭解公司內部,以及外部環境,清楚知道本身在整體商業環境中之立足點及優缺點,電子化之程度以及估算導入供應鏈所需花費之成本和效益,隨時關注核心客戶的需求與動向,快速回應,依公司營運目標擬訂商品採購計畫,與供應商進行採購議價談判與交易條件協商,確保商品品質及供貨交期穩定。

市場少量多樣產品需求與供應鏈管理

市場少量多樣產品需求與供應鏈管理

2021/12/01 瀏覽數:1128

面對市場消費者對於產品少量多樣的需求,以及產品特性生命週期縮短,企業如何透過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思維因應。

產業供應鏈數位串流-整體趨勢與建置需求

產業供應鏈數位串流-整體趨勢與建置需求

2021/08/06 瀏覽數:681

企業在發展供應鏈數位串流的過程中,經常需要系統整合業者的協助,然而對於系統整合業者來說,如何避開學校與法人單位的競爭,利用產業獨特的需求切入,發展成為產業專精之系統整合業者是一個問題。本文將112案的中的資料區分為六大工作性質,呈現個別產業對系統整合的獨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