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轉換:如何從平衡計分卡成功轉換至商業模式創新藍圖
本文介紹平衡計分卡和商業模式圖的架構和製作步驟;並說明如何以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所提出的四格商業模式要素,做為橋接平衡計分卡和商業模式圖的工具。讀者可以得知如何從過去習慣使用的平衡計分卡轉換成商業模式創新,為組織成功導入策略創新的想法以及做法。
創新有跡可循 社會創新核心關鍵提昇創新成功率
創新是有跡可循的,可以講求方法,而且是不靠運氣,不靠天才,並重視以人為中心、以持續不斷技術創新的思維進行。處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如何運用專案管理,使創新專案可以持續改善並達到成效? CPC 企業創新系統(CBIS) 透過創新5大流程,協助企業提昇商品開發成功率,找出創新的軌跡。
韌性 × 調適 企業永續發展關鍵力
2024 年成為地球史上平均溫度最高的一年,全球多處出現極端氣候,對經濟和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須將「調適」視為營運管理的重要議題並列入策略規劃。加上美中科技戰加劇,全球經貿環境變動加大,企業更需具備「韌性」和「調適」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局勢,以達永續經營。
ESG趨勢中之「組織供應鏈管理」
ESG趨勢對企業評價改變,全球產業領導者吹起「綠色採購」號角。ESG議題發展中,供應鏈管理著重「永續」、「韌性」,必須優化供應商篩選流程、能對關鍵供應商進行鑑別與考核,除先前QCDSP條件,更著重供應商全面經營管理,更也須納入環境 (E)、社會責任 (S),及公司治理 (G)等永續內容。
「No Waste」不再有廢棄物,談循環經濟
每個企業都極力在循環經濟上做努力,透過政府的綠能相關政策並結合民間企業的力量,運用智能化及創新商業模式推動,讓國內所有的廠商注重綠色設計、綠色生產、以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 的3R 概念去推動公司的產品設計、生產和行銷,並結合企業社會責任要求,掌握綠色商機。
從廚餘出發,走向淨零:餐飲業的循環創新實踐
串聯廚餘量較大之婚宴餐飲業者、廚餘回收業者及產銷班/農民等三方,建立廚餘循環利用示範體系快速(3小時)轉化廚餘為有機肥,阻隔病毒傳播;同時將有機肥鏈結產銷班/農民,提供種植農產,並銷售至餐飲端,建立廚餘、農產與餐飲供應鏈體系循環生態模組。
在挑戰中崛起,企業創新的必經之路
在全球市場快速變化中,企業需以創新應對挑戰,提升競爭力。智慧應用與數據化轉型幫助優化運營效率;永續發展與ESG策略不僅減少成本,還增強品牌影響力。國際化拓展為企業帶來新機遇,需結合在地化調整與合作模式。創新不僅是技術進步,更在於創新思維轉型,企業應抓住時代機遇,推動持續創新發展。
從社會創新到循環經濟 創新服務實踐台灣企業社會變革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創新已成為企業應對環境與社會挑戰的關鍵策略。隨著永續發展(ESG) 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逐漸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創新服務如何實現永續發展,成為企業領導者和創新者關注的焦點。
執行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十多年、中國生產力中心研發資源事業部總監游松治,以其觀察探討創新服務的實踐動能,並透過具體案例分析,呈現企業如何以創新管理和社會創新,實踐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經濟效益的多贏局面。
商業服務業低碳轉型,再創永續綠商機
商業服務業的低碳轉型是一個重要而具有挑戰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如何維持業務運營的可持續性及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以提高企業的長期競爭力並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
商業生態系建構與創價 新競合時代 跨業融合的關鍵成功要素
1.未來商業經營運作模式:從追求贏者全拿轉變至團結共好新思維。
2.商業生態系戰略核心:(1)探索開發全新市場 (2)設計創新解決方案 (3)價值整合共生演化。
3.商業生態系3樣態:(1)平台型 (2)解決方案型 (3)價值核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