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組織的綠葉
    2002/11/13 瀏覽數:1613
    • 張寶誠

    如果說企業是一株植物,無論它是巨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或是形形色色各種種類的植物,葉片都是它的最基本元素,即使是沙漠中的仙人掌,也有著細如針般的葉片。葉片之於植物,就猶如員工之於企業。「觀察一片葉子,看它是厚是薄?是硬是軟?是絨毛或光滑,就可以推想它的生命環境。」同樣的道理,觀察一位企業的員工,也就多少可以從中窺知關於這家企業的二、三事。

  • 創新所至,路為之開
    2002/10/07 瀏覽數:2326
    • 張寶誠

    企業出走,傳統產業逐漸凋零,是一般人對台灣現階段經濟發展的浮面印象,許多人憂心忡忡,直說不知道明天在哪裡;也有許多人拼命抱怨政府,但卻沒有見到他自己做了什麼努力。固然因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以及產業結構轉型的陣痛,讓台灣的經濟榮景確實不若往昔,但其實,我們要說,台灣還是很有潛力的,因為台灣很多的企業頭家,還是很打拼;台灣的民眾,還是很努力。

  • 休息,為走遠路
    2002/09/02 瀏覽數:1682
    • 張寶誠

    日前國立交通大學三位傑出教授因勞累過度相繼離世,引起學界及社會無限的惋惜;近日又一位女法官因全心投入工作,時常熬夜加班,未曾注意身體,在極短的時間內罹病猝逝,留下給哀痛的同事們的一句:「別熬夜!保重身體」遺言及三個失去母親的孩子。

  • 再談創新
    2002/08/02 瀏覽數:1773
    • 張寶誠

    有一種「高科技泡綿」,頗受主婦喜愛,雖然價格較高,但是不必沾清潔劑,用水輕輕一刷,陳年汙垢隨之掉落,省時省力,不但可以省下清潔劑的錢,對環境也能減少一分污染。

  • 回到顧客身邊
    2002/07/04 瀏覽數:1641
    • 張寶誠

    「顧客的需求永遠是決策的起點」。許多企業在繞了個大圈子之後,才深刻地體會到這個顛仆不破的真理。

  • 全民創新運動
    2002/06/03 瀏覽數:1961
    • 張寶誠

    根據麥肯錫公司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在1995~1999年間,美國生產力呈現高度成長,主因並非資訊科技本身,而在於管理方式和科技的創新。也就是說,新經濟成功的要素,並非一般人咸認為的資訊科技,而應歸功於——回到原點,在競爭和管理上創新。

  • 在當下,行所當行
    2002/05/02 瀏覽數:1681
    • 張寶誠

    3月31日,一場歷時10秒鐘的天搖地動,再次喚醒人們對於921大地震的餘悸,及對人世無常的喟嘆與警醒。

  • 無信不立
    2002/04/01 瀏覽數:1755
    • 張寶誠

    隨著美國能源公司安隆破產事件的餘波蕩漾,列名業界「Big Five」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Arthur Andersen)會計顧問公司,因在此案中涉嫌允許員工銷毀相關的文件、稽核不實,最近被美國司法單位指控「妨礙正義」(Obstruction Of Justice)。對於是誰銷毀了哪些文件?在什麼時候?出於何種目的?這些問題安達信雖然尚未給出明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安達信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形象與商譽──已毀於一旦。

  • 方法與藉口
    2002/03/08 瀏覽數:1874
    • 張寶誠

    一直以來,有句話是我所篤信的:「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如果一個人想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他會用盡全力去找可行的方法;反之,一個人如果不想把事情做成功,他也會花很多心力去找事情無法完成的藉口。

  • 再談風骨
    2002/02/05 瀏覽數:1931
    • 張寶誠

    筆者曾經在去年7月號《能力雜誌》「一美元俱樂部」一文中,談及領導人面對困境時的風骨。本期,《能力雜誌》專文探討「逆境中的領導」,確實,過去一年,對許多企業、許多領導人而言,都是一次嚴酷的試煉,前所未有的試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