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協商桌」走向「減碳路」:工會如何在淨零轉型中成為夥伴力量
企業邁向淨零轉型已成趨勢,但工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往往被忽視,若企業能視工會為策略夥伴,讓轉型從對話開始,從共識延伸,便有機會讓永續治理不再只是管理層的專利,而是整體勞動體系共同前行的力量。本文以過往參與團體協約輔導與集體協商課程訓練經驗為基礎,探討工會如何在轉型中扮演參與者、教育者與監督者三大角色,並提出顧問觀點下的合作策略,協助工會與企業在淨零轉型下的溝通與達成雙贏。
邁向碳中和與多元共融:企業永續發展策略的三大關鍵實踐
本文探討企業邁向永續發展的三大關鍵實踐:碳中和、多元共融與治理升級。透過碳盤查、SBTs目標與再生能源導入推動減碳;以銀髮就業、DEI政策落實社會責任;並結合ESG平台強化供應鏈風險管理。企業唯有從制度、文化與技術三面向整合佈局,才能在全球ESG趨勢下提升韌性與競爭力。
餐飲業在缺工時代下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服務業的缺工問題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議題,不同企業體和不同服務模式,都在尋求最適合自己的解方各出奇招展現創新,本文除分享筆者對此的觀察,亦提出對於環境的預應適應,切莫過於專注當下,應放眼消費者的改變,包括價值觀的改變、對於體驗期待的改變,甚至消費者對於科技的依賴,也將大大改變消費模式。
從「黑白大廚」談經營管理:黑白混和團體戰(下)-談顧客價值
透過網飛知名美食實境比賽「黑白大廚」,依據其第8~9集的黑白混和團體戰,餐廳經營來談顧客價值,我們使用使用者旅程階段、顧客價值主張圖等觀點來切入。我們得以結論,若企業以「客戶第一」、「擁抱改變」為核心價值,並且落實的實踐,那麼,當執行任務的現實狀況與策略設定有落差時,訓練有素並且將核心價值視為呼吸一般自然的企業員工,自然會提出解決問題並且滿足客戶需求的好方案。
數位轉型利器-六標準差綠帶人才養成
六標準差綠帶課程包含了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步驟,以及統計分析的手法,公司應該在導入智機化的同時,在人員培育上也同步要進行六標準差綠帶的培訓,才能讓同仁能有使用大數據分析的能力,有能力運用更多數據進行問題分析與解決,從數據中看到問題,持續改善,軟硬體的導入與數位人才的培育,雙管齊下,才能達到真正數位轉型的目的。
淺談遊戲產業的全球化策略:以魔物獵人為例
日本遊戲軟體公司卡普空推出魔物獵人系列續作:《魔物獵人:荒野(Monster Hunter:Wilds)》,一上市便引發全球玩家們的「狩獵潮」,短短三天銷售量超過800萬套,更創下卡普空有史以來最快銷售速度的紀錄。
傳統市場與夜市的綠色低碳之路與輔導觀察
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當下,傳統市場與夜市一起來加強綠色低碳及環境保護的作為就顯得特別重要。本文分析傳統市場與夜市導入綠色低碳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傳統市場與夜市未來持續參與綠色轉型之觀察與展望,以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讓容納在地特色的傳統市場與夜市,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浪潮中,一同走向美好未來。
特定工廠登記:未登記工廠合法化的必經之路
特定工廠登記正是納管工廠邁向合法化經營的關鍵一步。從申請納管開始、提交工廠改善計畫、為符合相關法規要求進行工廠實質的改善並至取得特定工廠登記;現階段納管工廠業者目前面臨的挑戰及因應對策。
2025世界環境日:塑戰速決
塑膠是名副其實的「環境毒瘤」!所幸,這是當今最有機會被解決的全球問題之一;呼籲各界從現在起,直面塑料汙染並展開全面行動;從自己開始,為地球「減塑」跨出一小步,就是改變世界的一大步!
您屬於哪一種敏捷流派:Scrum v.s. Kanban?
這篇文章探討了敏捷開發中的兩種主要方法:Scrum 和 Kanban。敏捷開發旨在幫助團隊快速適應變化並提高開發效率。Scrum 透過短週期(Sprint)來交付產品增量,並強調結構化的流程,包括 Sprint 規劃、每日站立會議、Sprint 回顧等。Kanban 則強調可視化工作流程、限制在製品 (WIP),以及持續流動的工作方式,更適合需求變動頻繁的團隊。無論選擇哪種方法,關鍵都在於持續學習和改進,以確保敏捷實踐能為團隊帶來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