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能導向課程認證實務分享-評估篇
在政策性引導及實質獎勵辦法公布後,以職能概念辦理訓練,顯然是未來企業辦理訓練的重要依據,截至107年7月已有153項課程通過認證,雖多數仍是訓練單位提出認證,但也有部分企業已通過認證(如遠傳電信、磐石保險、雲朗觀光、麥當勞、汎亞人力、科林儀器等),顯示已經逐步有企業認同並投入此課程認證體系。

新舊交替的年代,如何留住好的人才?
未來面對少子化且80-90年後的年輕人如何留住他們,許多學者將員工的離職歸咎於企業文化與主管,甚麼是企業文化可以吸引好的人才,並且可以讓這些年輕人可以跟隨的企業一起成長。


原來流程盤點也能找出HR職能KSA
部門工作進行時;透過SIPOC流程盤點各環節;找出各環節的問題;並進行流程改善;除了這部分外;更可以發現執行這流程的人所必須具備的職能KSA。

掌握企業解決問題之關鍵人才
只有嘗試過失敗的酸苦,才會知道成功的果實原來是如此的甜美。因此,企業主管及員工皆要能勇於發掘問題、解決問題,抱持著好還要更好的積極心態,相信企業一定能保有關鍵性的核心競爭優勢,綿延不絕的經營下去。

訓練機構TTQS導入之PDCA流程
TTQS除參酌且綜納國際標準組織ISO10015、英國人才投資方案IIP外,並間接參酌了戴明(Deming)所提出之「計畫→執行→查核→行動→」循環(簡稱PDCA循環),故在TTQS導入的策略方法上,筆者建議可以PDCA方法論為基礎,分四階段來進行TTQS導入,及導入後之系統循環改善與精進。

從學習動機到自主性學習一瞥
如何提升個人的高學習動機及自主性學習的狀態,以保持學習的興趣和毅力等正面循環,儼然是維持個人持續成長能量、提升職場競爭力及創造自我價值的重點;對企業組織而言,組織需要不斷學習,才能維持持續成長的活力、創新與彈性,所以從個人的學習動機及自主性學習狀態的觀點,其對於個人與企業都非常重要。

迎接AI,未來職涯你會在哪個位置
今天跟大家分享在今周刊看到一篇文章,開頭就寫著「工作殺手阿凱的告白」,說的是身為智慧製造設備的工程師,他在輔導客戶導入智慧生產線時面臨的現況與心理壓力,因為每次去新客戶工廠輔導時,那些在生產線負責顧機台的工程師,看到他就像看到仇人一樣,總是不太開心。但阿凱不怪他們,因為他知道他的出現,代表他們之中有些人要失業了。

巧妙運用雙因素理論提升培訓效果
培訓是一套有系統的計畫,透過訓練前需求評估調查、訓練設計、訓練規劃執行、訓後成效評估與回饋,最終提升績效的循環系統。適時的培訓能增進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也使員工本身工作能力得以提升,更能妥善處理工作事務。如何使培訓發揮效用?以筆者自身經驗整理出培訓採用方法,讓您在未來實施培訓時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