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客團減少,對台灣觀光產業是危機?還是轉機?
自從2008年開放大陸客來台觀光,至今已屆滿5年,確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舉凡旅行社、飯店、遊覽車、伴手禮…等相關產業都相繼受惠。各界紛紛看好,許多店面愈開愈大、許多老舊旅社也重新拉皮整修…。然而根據觀光局最新統計,今年五月份陸客來台人數下跌了23%,消息一出,各界嘩然,紛紛表示台灣觀光業玩完了。其實陸客團人數減少,對台灣觀光產業而言,不是危機,也許是轉機,是新的契機。

好品儘在眼前-身體保養品製造業服務化
從製造業的服務化,而服務化由科技展現,QR CODE、網路、智慧型手機已是非常普及,簡單的運作,讓消費者享用完整商品訊息,其實也是把品牌製造者內部完整管理流程進行資訊系統化作業,才能分享。

服務要用"心",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
在眾多的同業競爭對手中,如何能讓顧客上門,進而成為您公司的忠實顧客,憑藉的絕不是只有提供的商品有多獨特,更重要的是顧客完成交易的整個過程中,企業是否能用”心”體貼顧客。

編定年度經營計劃與預算,實踐經營方針-製造業為例
經營企業的目的是有效的運用有限的資源,追求最大的利益。年度經營計劃包括銷售、生產、人事、財務等計劃,計劃的結果要以年度預算的方式來展現,因此年度經營計劃的成果可以預先得知,若是經營成果無法達成時,可以即時調整計劃或採取因應措施,以免經營不善而招致企業倒閉的危機。

降低產品不良率,有效的管理方法
當一個工廠產品品質產生問題時,身為領導者的人卻只認為是員工的問題,並以扣薪的手段期望品質提升,但結果品質未見改善,反而造成員工人心浮動離職率上升,真實案例值得借鏡。

運用在地食材與飲食商機
全球食品服務企業之產品定位及品牌發展重點紛紛以健康訴求為核心,以在地天然的食材,簡單的烹調方式,滿足消費者為降低健康風險的飲食需求。然而要做到與大企業相當規模實屬有限,在成本的考量與消費者的訴求間,要如何追隨潮流創造商機?被稱為寶島的臺灣,因地理環境的關係本身就擁有非常豐沛的資源,若能有效運用在地食材,對企業、消費者及環境而言都是皆大歡喜的好事,不管是三聚氰胺、塑化劑、或是其它危害健康的化學添加物都不用再害怕出現在生活中。

寶島最寶的資產-中小企業的創新故事
近年來,因市場變化快速及客戶需求日益多元化,要具備競爭優勢,就要擁有差異化的技術或產品,傳統產業無不積極加速技術升級及轉型。因而「只有夕陽產品及夕陽公司,沒有夕陽產業。」的概念深深影響了傳統產業的思維。期能藉由案例分享,讓相關產業共同為中小企業構思並實踐更多的創新行為。

如何培養優質第一線服務人員及營業主管
改善現階段台灣門市的工作環境,自然會吸引優秀的門市從業人員,進而成為卓越的門市經營主管。門市的工作通常需要假日上班,給予門市人員適度的工作休息、合理的輪班制度/補休時間是刻不容緩須改善的狀況。門市工作建議需比照勞基法規定,一般流通業公司為因應假日營業,會特別申請輪休制度,但實際上門市賣場超時工作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