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連鎖門市中階主管管理職能教育訓練體系
台灣產業型態已逐步轉向服務業,產值高達GDP的70%,很多製造相關廠商也都想往通路發展,但企業經營的策略思維與營運方向能否符合市場及消費者需求才是成敗的關鍵。而人是實體零售門市中最重要的靈魂角色,特別是門市中階主管,他們是組織的中堅支柱,對企業之成敗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該如何建構門市中階主管管理職能的教育訓練體系,就顯得格外重要,在此提供執行之相關步驟,協助訓練他們在管理上有所表現,能有效帶領團隊達成目標,為連鎖門市塑造一致的服務精神,打下企業永續發展的穩固基礎。

還記得,曾經讓你感動的飯店服務嗎?
近年來,隨著經濟成長、所得提升以及雙薪家庭增加,促使國人越來越重視生活品質以及休閒活動;因此,服務業如何提升服務品質、滿足顧客需求,其至是超越顧客需求,讓顧客鍾情於本身的服務並牢牢的黏著是值得探討的。

連鎖餐飲業經營的六大致勝關鍵
連鎖店鋪開展的事業體系,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面對並待解決的問題必定接踵而至,諸如餐點品質一致、連鎖拓點計畫、供應鏈廠商、人力運作等,每個環節均是影響業者在嚴峻市場上脫穎而出的成敗關鍵。企業主必需找出單店的賺錢模式,掌握關鍵重點將其整合,成功才能有效被複製。連鎖餐飲業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 , KSF)大致分為總部制度、人力資源、企業形象、行銷手段、產品條件、立地選擇等六大構面,提供企業主在拓展連鎖餐飲事業時之有利參考。

配置式銷售展現餐飲新商機
日本「okan」公司,企業提供設置在辦公室的專用菜餚冰箱,再定期換存約30種、可保存一個月的無添加菜餚、飯、湯等。員工的付款方式,採自行投入收款箱中,視使用狀況,「okan」會定期來補換商品,並提供餐具,公司除了電費之外,只需準備微波爐和商品等放置空間即可。在高樓大廈林立的日本大都會商業辦公區,由於低價使用又方便,企業也方便管理,販賣銷售方式也簡單,此種專賣給上班族的配置式銷售,被日本企業管理專家稱作為B to E(Business to Employee員工為對象的商場)。
目前在台灣掀起的食風潮為霜淇淋,霜淇淋因為好拿好食用,成為消暑聖品,在便利商店優惠主打的推波助瀾下,造成超商、餐廳、遊樂區開發新口味,爭相販售霜淇淋,台灣消費者很容易被低價美味CP值高的商品所吸引,雖然高單價消費的產品愛好支持者仍逐漸上升,但時常抱有撿便宜的心態的消費者仍為居多,因此,才會造就原燒餐廳10元優惠的排隊狂熱,沒有理智去思考排隊所花的機會成本其實比排隊所獲得的免費來的高,成為業者免費的行銷廣宣者。
台灣餐飲及零售業目前要思考,如何提供創新服務和CP值高的商品,而消費者也要思考如何聰明消費,不要被業者片面之詞所鼓動及利用。

送洗送到家,我家是你家──喜久屋從流程中找創新契機
即將開業滿60年的日本洗衣坊喜久屋,除了運用豐田式生產管理,堅守品質至上,洗衣洗到最好;更在例行流程中,加入Moonlight Delivery 23和e-Closet等創新方案,作為提升顧客生活及收納品質的支援專家,實踐從送洗到儲藏的全方位服務。

超商跨足農業新趨勢:便利商店的新農業運動
不論在日本或台灣,農業在企業的助力下,悄悄地在轉型。本文從日本零售業跨足農業投資獲利之成功案例,看台灣農業如何與便利商店龍頭—7-ELEVEN結合,透過破萬的便利商店營運據點,轉變民眾的消費習性,進行農業推廣。

米其林紅色指南對餐飲產業之啟發
隨著近年來國際知名的米其林星級主廚,紛紛來台設立分店,鄰近港澳地區每年所公佈的米其林餐廳,皆能引起市場上的關注和媒體的討論。台灣目前尚未有米其林評鑑的餐廳,但相關的硬體設備,已頗具規模,踏上與國際接軌的道路並非遙不可及。然而,面對高成本或高獲利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台灣餐飲業者應深思企業願景,並啟動相關策略,才能在全球餐飲市場上立足。

從服務業管理談銀髮產業的商機
從80年代起,經濟型態由傳統加工製造轉型為服務業,隨著人均所得提高及經濟自由化之影響,國內服務業快速爆發成長。彼得杜拉克在《後資本社會》一書中倡議「知識經濟」是服務型經濟的重要元素,而服務業管理的基本內涵是「微笑模式」。針對國內當前銀髮產業發展情形,透過SMILE模式分析架構之下,逐漸浮出新商機。

從顧客旅程設計 探討新型態的體驗式餐飲
同樣是餐飲店,如果兩家賣的東西一樣,價格也差不多,是什麼因素左右消費者的決定,創造這個因素的點,一般來說就是顧客旅程設計的重要工作。然而,我們是否可運用所創造的顧客旅程,引導顧客進行更深層的思考,進而造成顧客行為上的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