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


服務業科技化的運用觀察

服務業科技化的運用觀察

2016/03/10 瀏覽數:5263

服務業透過科技化的改革正面臨著前所未見的巨大衝擊與轉變,將由「貨品」導向走向以「服務」為主軸。不再只是賣東西到顧客手上,而是要把消費者當下的感覺與體驗作為服務核心,並專注於服務時的體驗改善與良好互動。

職能導向課程規劃以「連鎖餐飲區域主管課程」之需求分析為例

職能導向課程規劃以「連鎖餐飲區域主管課程」之需求分析為例

2016/03/10 瀏覽數:6960

產業(國家)職能基(標)準,可以讓人才供給端(學校/培訓機構),及需求端(產業/企業),對人才能力規格有相近標準,縮短產學落差。透過職能導向規劃可符合企業訓練的需求規劃降低訓練成本,與實際工作穩合,達到學以致用之目的。

商業4.0 消費者參與的商業模式

商業4.0 消費者參與的商業模式

2016/03/10 瀏覽數:15336

商業4.0的消費模式是C2B的商業模式(我暫時把此模式定為需求探索→決策模式→商業模式→生產模式),由於手持裝置、穿戴裝置的普遍,消費者購物習慣正在逐漸的改變。在工業1.0、2.0到3.0的時代,一定要透過原料、機械設備、工廠、運輸、銷售五個模組,都是固定的環節,缺一不可。到了商業4.0時代發生了轉變,這五個模組統統獨立出來了,變成五個會跳動的模組

我國廣告產業發展之機會與挑戰-從中國大陸看臺灣

我國廣告產業發展之機會與挑戰-從中國大陸看臺灣

2016/03/04 瀏覽數:6341

廣告業的發展水準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發展程度、科技進步水準、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標誌。中國大陸近30多年來,廣告經營額年均遞增30%左右,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廣告市場。而我國受限於中國大陸崛起,國際品牌受到中國大陸磁吸效應影響,更應透過建構優質營運環境及塑造新興數位行動能量,以驅動整體產業的成長。

不賣咖啡的咖啡館 Sense-making的力量

不賣咖啡的咖啡館 Sense-making的力量

2016/03/01 瀏覽數:5386

體驗的創造和實體的環境有關,例如:同樣一杯咖啡,放在不同的情境中,所產生的意義就大不相同。本文探討如何利用使用者意會Sense-making幫助企業找到新的價值,讓商品不只是商品,更重要的是體驗,是周遭的環境、氛圍和活動。

服務業4.0

服務業4.0

2016/02/05 瀏覽數:8555

當消費者連等公車的零碎時間也能購物,走進一家實體店鋪時手裡卻拿著手機或平板,上網查詢最新商品價格,並透過網購平台下單…,在數位經濟浪潮下,傳統零售業的銷售模式,已從服務業1.0到服務業4.0的時代。能瞭解產業的歷史過程才能正確的看待服務業4.0。未來消費者以行動裝置作為多樣化的消費購物,將開啟服務業的全通路時代的來臨。

餐飲業的創新思維

餐飲業的創新思維

2016/02/05 瀏覽數:9586

文創的發展正蓬勃發展,特別在重新包裝台灣文化、中國文化的文字創意或是挖掘過往的歷史等始終是文創重視之處,故老店正是文創業的重點協助對象,而國內經營50年以上餐飲業老店繆繆可數,具有文創業挖出的歷史、文化或其他種種可描述的,更是少之又少,而能代表出中國文化特性之經營餐飲老店,幾乎是沒有了。
已經營70多年川揚菜代表的餐廳是最具文創的餐飲業者,而在近年拜訪該餐廳後發現他的創新經營模式完全有別於現有的餐飲業者,是件策略性、保守性的創新模式,是獨特的、是難能可貴的、是具社會公益的發展,更是有別於現有餐飲經營的思維,是可讓餐飲業者學習的榜樣。

打造美好的使用情境,讓銷售高貴不貴-以K美髮連鎖店為例

打造美好的使用情境,讓銷售高貴不貴-以K美髮連鎖店為例

2016/02/01 瀏覽數:3819

生活經驗常常是創意的靈感來源,透過觀察,可以發現許多的創新機會。以K公司來說,經營者看到了作為爸媽時會遇到的孩童剪髮的問題(痛點),作為它的服務提供設計的切入點,從學理來看,這是從利害關係人的角度出發,找出產品或服務的機會點,再從使用者角度去發想概念元素並進一步優化整個服務流程,以提供好的服務品質與體驗。

從高鐵便當看服務設計

從高鐵便當看服務設計

2016/02/01 瀏覽數:6152

台灣服務業的發展建立在對客戶親切的服務與產品力,中小企業對於服務設計基本上是沒有方法的。絕大份都是透過實證的方式慢慢創造出來,缺乏系統性的思考。有見於此中國生產力中心推動CBIS企業創新系統協助企業運用科學及系統化的思考,協助企業開發創新商品或服務。

大樹健康管理關懷雲讓醫療網深入社區,健康管理更全面

大樹健康管理關懷雲讓醫療網深入社區,健康管理更全面

2016/02/01 瀏覽數:5283

大樹藥局以「誠信」、「專業」、「共享」的企業理念,打造「大樹健康管理關懷雲」,建立雲端藥歷系統,期望降低慢性病患者重複用藥、醫師開立重複處方的醫藥問題,避免醫療資源浪費,進而促進建立台灣醫藥分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