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體驗設計-協助商業服務業抓住消費者的心,創造差異性競爭優勢與價值
在面對永續發展、在地活化、數位經濟等趨勢,以及後疫情時代市場發展變遷,我國的商業服務業業者如何創造產品及服務的差異化,提升價值與掌握未來商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本文擬透過體驗設計的角度分析,提出在面對市場挑戰的壓力之下,商業服務業可以如何有脈絡的思考與規劃新競爭策略。
滿足顧客的標準化與客製化服務策略
企業在向顧客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著眼於服務的整體、採用系統的方法、標準化服務流程基礎上,根據行業特徵和提供服務的特性從不同方面進行細節問題的標準化。當然,強調服務的標準化並不排斥個性化的服務,提供服務的企業可以根據內部條件和顧客需求進行標準化和個性化的平衡。
抓緊顧客痛點、提供服務賣點、優化商業模式
本文章運用兩個案例來說明顧客痛點就是我們的賣點。
BlaBlaCar是法國營運車輛共乘平台之共享經濟,專注於長途城際旅行。運用平台使用演算法將司機與乘客進行匹配共乘並優化路線,減少雙方的旅行時間和成本。
Baedal Minjok是韓國美食外送代表,韓國最大的食品配送服務商之一,自稱外送民族。關注使用者體驗和顧客滿意度,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和大數據分析,優化營運並提高服務品質。被選為與消費者接觸、雙向溝通行銷策略中的優秀案例,成了「感性行銷」的標竿對象。
充滿消費矛盾年代的新解方-感質體驗
產業的發展應結合文化資產、智慧資本、環境資源與科技資訊,並以創新作為加值元素,追求各級產業的整合提升,服務業只是與消費者連結的最後一哩路,其背後需要有其他產業的支撐。
自媒體興盛 多元的社群行銷管道
自媒體的影響力已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從新聞傳播到娛樂消費,再到知識教育,均無一例外。隨著科技進步,自媒體的使用範圍將持續擴大,如何善用媒體進行資訊傳播,將成為個人與企業的重要課題。
掌握精準行銷的關鍵秘訣,智慧化行銷策略全面升級
掌握精準行銷的關鍵在於運用智慧化策略與數據分析,幫助品牌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提升行銷效率。透過建立會員經營管理、掌握消費者行為、引入自動化行銷及整合多平台工具,企業能提供個性化服務,實現更高的轉化率。
服務創新:當「顧客體驗」遇到「設計思考」
所謂的服務創新,應該是從顧客的需求開始,唯有真正的去了解顧客,甚至了解顧客的顧客,如此一來才能創造出更符合期待的產品與服務。
體現顧客經驗管理 建立可持續性競爭優勢
根據國際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所公佈 2015年十大管理工具調查結果,全球企業重視的管理工具第一名為「顧客關係管理」,反映出掌握顧客需求並維持與客戶之間的關係是相當重要。隨著資訊科技的演進與產業競爭環境的發展,企業應能夠掌握與顧客互動接觸的「關鍵時刻」,建立有意義的「顧客經驗」,將會取代產品服務及其價格成為差異化競爭的可持續性優勢。
從行銷5.0談顧客價值與科技行銷
行銷人大抵都歷經行銷學之父Philip Kotler,在功能性、情感性、精神與心靈性訴求等論點的洗鍊,面臨現今科技、人文、社會、病毒威脅等詭譎多變的世代,究竟該如何做經營品牌,如何做行銷?然而行銷5.0是以歐美領導市場的觀點,暢談科技、數位融合的MarTech,對於現前臺灣的企業是否適用?本文以菲利浦.科特勒的行銷論點,佐以實際輔導案例,暢談企業如何觀察內、外在環境、目標顧客,進行短、中、長期地策略規劃與佈局,讓企業量身打造階段性的戰術與實踐。
「顧客旅程設計」=獲利王道!
何謂「顧客旅程」? 簡而言之就是消費者從想購物的那一刻、挑選購物的思考過程到最後直接完成商品或服務購買的那一刻,整體的消費流程。目前,許多企業們對於「顧客」投注大量的資源來進行探索了解,但卻缺忽略對顧客旅程的設計。尤其針對時下影響顧客旅程的因素,包含顧客接觸點、旅程分眾、現今顧客的轉變、以及何謂顧客體驗與提昇顧客體驗的訣竅,本文對其進行深入的剖析,帶您一窺其奧妙。
中小企業服務優化評量工具應用介紹
因應發展趨勢需求,跟大家介紹一工具-服務優化評量,藉此來盤點企業現行服務水平為何,並透過盤點的過程中來思考企業之核心能力及未來之價值創造,有效帶領企業持續成長茁壯,此評量工具包括六大面向:顧客需求洞察、創意點子發想、服務品質衡量、數位策略發展、市場行銷推廣、開放式創新,透過此評量,協助企業塑造以「人」為核心,優化服務價值,以「服務」進行流程整合,打造新的服務內容,符合消費者的潛在需求與消費趨勢,進而創造新的商業獲利模式,提升企業魅力及市場競爭力。